十多年前在学校,教我们幼儿语言的老师告诉我们,一定要教孩子早认字,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开发。当时我就想,我不太傻是因为姥姥1岁多开始教我认字吗?据说我不到2岁已经认识400多个字了,后来上幼儿园住宿,只用了不到一个月,全部忘光!
十多年后有了妞,在她三个月的时候我试探性的考证一下上学学过的知识,给她看猪、猫、狗的字卡,黑体的,10公分*10公分那种,只有三天,小家伙就认识了。我拿着2个卡片,问她:“猫呢?”她就会看猫那张字卡。问猪,就看猪的照片,从没错过。实验完毕,我再也没有让妞认过字。原因是什么呢?认了也白认。就算这家伙记忆力再好,我2个星期不复习准得忘光了。
这时候,我突然听到一个声音,说孩子过早认字会抑制孩子的想象力。为什么在一幅图面前孩子的想象力比成人要丰富很多?经过调查,成人在看图时,总是无意识的想看图片旁边的字,而不是通过想象来编排图上所画的意思。不信您也试试,拿本没看过的图画书讲故事,忍不住想看字啊,真忍不住。当我意识到这种说法非常正确且对人的思维有如此重大的影响时,我也开始放弃看字说话,变为看图说话了。在给妞讲故事的时候,我尽量不去看字来了解图书的意思,一定要看图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给妞讲解。很多次妞都说:“妈妈你讲错了!姥爷不是这样讲的。”我就说:“我就是要讲得比书上的文字丰富,图片上有好多东西,书上都没写出来,太遗憾了。”经过这几年的“训练”不仅我自己的想象力丰富了许多,妞拿来无字书,也可以看图发挥想象的去讲,此做法的目的,不求想象力超级丰富,但求想象力不被束缚住。
我也不是所有的字都不让妞认识。妞姥爷也教妞学认字,1、2个她还记得住,挺有兴趣,一下子教3、5个小家伙一记不住就开始厌烦了。因为小妞每次画完画都让我给她写上名字,一次无意中我写完了,一个字一个字指着念:“孙、嘉、忆。”小妞也学着我念:“孙、嘉、忆。”每次她画完画,我写完名字,她都要用手指着念:“孙、嘉、忆。”就这样,有一次小妞在车站看到车牌上有一站叫“x嘉x”立刻就念出“嘉”字了。先教妞认识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我就开始教她认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字:危险、警察、派出所、医院、男、女以及家里人的名字......在教授这些字的时候并不枯燥,而是实地教学,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并讲解这些字的意义,妞很快就记住了。
现在的妞对认字稍微有了一些兴趣,我下一步想教妞学看简单的甲骨文类的字,看这些字是如何被祖先制造出来,又是如何转变成我们现在的简体字,让她感受中国文字的伟大。不到4岁的孩子对图形的吸收能力很强,每一个字都是一篇强大的故事,希望妞在这些图形中找到识字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