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罗“携手”冲线
都是七步上栏惹的祸?

文/桐城一派
这几天,在韩国大邱上演的“刘罗哥俩好、携手到终点”事件吸引了众多目光,其关注度甚至超过了即将冲击巴西世界杯和伦敦奥运会的中国男女足。但同样是惨遭“黑手”,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小将江帆在半决赛中刚一出发就遭奥利弗肘击,导致前者比赛节奏大乱,无缘决赛,但这一幕几乎无人问津,而发生在刘翔和罗伯斯之间的纠葛却闹得沸沸扬扬,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这就是名人效应吧。
现在去探讨罗伯斯的阻挡动作是有意还是无意似乎已经不重要了,假设罗伯斯没犯规刘翔会不会拿冠军似乎也没有任何意义。当这件事情发生后,刘翔也好,罗伯斯也罢,从此结下梁子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尽管刘翔接受采访时满口“没关系没关系”,但内心的真实想法谁知道?2008年鸟巢因伤退赛,3年后重返赛场,为的就是重新登上世界之巅,刘翔真的对这块金牌视若罔闻?赛后在公众面前刘翔满不在乎,但在独处时曾悄悄地流泪,其实他是真的在乎的。
我更不相信罗伯斯被剥夺已到手的金牌连一点怨言也没有,否则古巴代表团不会为此事反申诉了,罗伯斯也不会声称金牌被剥夺是因为国家不强大的缘故。
在一片热议声中,我发现人们好像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在比赛的过程中会出现这种运动员之间的“打手”现象?难道真的是外界所说的跑道过于狭窄?如果真的是跑道不够宽的原因,为什么偏偏是罗伯斯对刘翔犯规呢?依桐城之见,这起意外事故实在是刘翔的“七步上栏”惹的祸。
刘翔为什么要把练了10多年的八步上栏改为七步上栏?我们知道,刘翔的特点是栏间技术出色,途中跑节奏感强,冲刺能力突出,即便前半程落后,通过后50米发力追赶屡屡能扭转颓势,惟一的缺点就是出发不太理想。因此,教练孙海平想通过“八步改七步”来提高刘翔的出发效果,途中再扩大领先优势。这项改革初次试水已尝到甜头,在几站国际田联大奖赛上刘翔的“七步上栏”开始发挥威力。
八步起跑足足练了10年,而七步上栏刘翔仅练了半年时间,尽管技术日渐成熟,但还没有到达完美的地步,这不,一到世锦赛这样的大赛上便原形毕露。原本想通过七步上栏来一举确立优势,但结果仍然回到了起步落后,途中猛追的老路上。眼看身边的刘翔脱颖而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罗伯斯就会下意识的伸出长臂拉住刘翔。倘若刘翔不解决好七步上栏的技术,不在一开始就确立领先优势,被罗伯斯终点“截杀”这样的杯具难免还会发生。
事实证明,刘翔的七步上栏技术远未成熟,还存在很多缺陷。好在离伦敦奥运会还有近一年时间,刘翔还有机会把起步问题彻底解决好,让自己在110米栏全程上无处不在的体现出自己的优势,就像孙海平说的那样,前面跑得再快一点,他想抓也抓不到。这样的话,即便伦敦奥运会决赛再与罗伯斯邻道又何妨。
欢迎围观桐城一派的微博,探讨环宇体育,唠嗑娱乐八卦,交流风花雪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