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桐城一派世乒赛王楠王励勤输球体育 |
分类: 综合体育•照单全收 |
英雄迟暮不言输
文/桐城一派
曾经的“大姐大”王楠输球了,输给名不见经传的朝鲜小将金仲;曾经的“大哥大”王励勤像受了王楠传染一样,以同样的1比3输给籍籍无名的罗马尼亚选手菲力蒙。于是,中国的媒体和乒乓迷们一片惊呼,仿佛“两王”输球太不应该了。
中国男女乒乓球队有着光荣的历史,独霸世界乒坛数十年,男女乒乓,所向披靡,剑指冠军。围绕在四周的,都是“横扫”、“包揽”、“会师”、“卫冕”等溢美之词,少有“失利”、“爆冷”等不吉利字眼。久而久之,媒体和乒迷大脑中形成了这样一个概念:中国队赢球是应该的,输球就是失败。
这实在是太苛责了。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王楠、王励勤首先也是普通人,比赛状态时好时坏很正常,要知道,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世上常胜将军是没有的。对两个年近30岁的老将来说,能有这样的拼搏精神,至今还驰骋在世界乒坛上,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像“二王”这种年纪,放在以前早就选择退役了。他们的前辈曹燕华、邓亚萍、郭跃华、江嘉良等,都是在运动的颠峰期“金盆洗手”、告别乒坛的,十分可惜。但“二王”没有步前辈的后尘,拖着伤病缠身的躯体,艰难地坚持了下来,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奥运梦,一个在家门口圆梦的机会。
尤其是王励勤,征战世界乒坛10多年,获得过无数个世界冠军,独缺一块奥运会男单金牌。如果能在家门口成为继刘国梁、孔令辉之后第三个实现“大满贯”的运动员,那该是多么美妙、多么自豪的事啊。
中国乒乓球队人才辈出、好手如云,这是事实,“二王”和年轻小辈争夺奥运名额,本身就说明了竞争的残酷性。在体力、技术都不占优势甚至落后的时候,他们惟靠经验和精神意志苦苦支撑,这个时候,我们更不应该指责和批评他们,要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奥运赛场如战场,有时候仅靠年轻和冲劲是不够的,大赛经验和稳定的心理至关重要。惟有敢打敢拼,将技术发挥到极致,凭借经验和意志的运动员,才能笑到最后,才能登上最高领奖台。
再说,作为奥运会之前的热身,恐怕是练兵的成分居多,更何况是团体小组赛。从某种意义上说,迟输不如早输,“二王”输球正是时候。输球并不可怕,只要认真对待,找出不足,加以改进,后面的比赛相信他们会越打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