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天下足球•一网打尽 |
中青队失利给足协一个大耳刮子
赛后,贾秀全一脸茫然,王永珀们一脸失望。本来,中青队在小组赛中三战全胜,成功地避开了夺冠大热韩国队,1/4比赛对阵实力相对较弱的约旦队。却没料到对手是块难啃的骨头。
本场比赛可以说中青队输得毫无脾气,堪称完败。赛后的技术统计显示,中青队全场射门次数竟然只有区区6次,远远低于约旦的16次,如此低的射门率焉有不输之理?
从一开场中青队就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尴尬境地。面对约旦队一次又一次有威胁的进攻,中青队只有招架之功却无还手之力,竟然组织不起象样的进攻。对于中青队的低迷表现,贾秀全也只有干着急,即使下半场换上了徐德恩、于大宝和黄博文,也已无济于事。
小组赛打入三球风光无限的王永珀在比赛中失去了光芒,没能再一次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尽管他在前场寻觅战机,但由于得不到队友有力的支援,孤掌难鸣,徒唤奈何。
如果说铿锵玫瑰是中国足协的遮羞布,那么在女足彻底退出世界一流队伍行列后,这块遮羞布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箱。如今,足协引以自豪的青少年足球成绩这块最后的遮羞布也被无情地扯落。
中青队甚至中少队,在成年队屡战屡败、中国足球再一次跌入低谷时,时不时给国人一个惊喜,为灾难深重的中国足球注入一支“强心剂”。我们并不缺乏天才,我们缺乏的是天才健康成长的环境。
李华筠,与巴斯滕齐名的世界“六大未来之星”;谢育新,1985年首届柯达杯世少赛一战成名;张效瑞,留学巴西的“四小天鹅”之一;曲波,“超白金一代”的代表人物,号称“追风少年”。少年成名,本来前途无量,可惜被中国足球这个大染缸浸泡后,一个个天才夭折,演绎了一出出“伤仲永”的悲剧。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谁之过?国青国少队成绩好,这是事实。撇开是否存在“超龄”这个问题,这是不是中国足球“急功近利”的表现呢?看看近临日本和韩国,青少年成绩并不突出,但他们有一整套系统和科学的青少年足球培训体制,成年后成绩突飞猛进,反观我们,从基础硬件、从选材、从思维上已全方位落后于日韩。如果不从根本上改革青少年足球培养体制,中国足球“伤仲永”的悲剧还将上演。
中青队输球并不是世界末日,无缘世青赛应该说是好事,至少我们不必再趟在过去的成绩上沾沾自喜,可以静下心来认真审视一下我们的青少年足球培养体制。这次失利犹如一记狠狠的耳光抽在中国足协的脸上,不知道能不能对足协官员有所触动。如果继续无动于衷,那中国足球真的没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