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 路

(2006-07-22 22:32:15)
分类: 一锅乱炖•美味可口

问 <wbr>路

 

问   

 

 

问路是桩司空见惯的事。出门在外,谁没问过路?

几天前的一个傍晚,我和妻儿逛时代超市回来,走到庆丰北路丰字碑时,一辆货车在身旁嘎然而止。一位皮肤黝黑的汉子从驾驶室探出头来,操着浓重的北方口音问:“同志,借光,去湖州怎么走?”我刚想指路,一旁的妻却怪我多管闲事,但我没理会她。司机听了我的指点,显得非常激动,卡车驶过我们身旁时,他特意按了三声喇叭,表示感谢。

由此,我想起了和妻子去上海购置结婚用品的往事。初次到上海,我们就像刘姥姥逛大观园,新鲜感特浓。夜幕低垂,我们来到了华灯初上的南京路,逛“一百”,到“华联”,进“王开”,欣赏外滩夜景。徜徉在繁华的南京路,我们忘了疲劳和时间。当想起该回旅馆时,已是10点多了。赶紧往回找旅馆,却怎么也找不到。我拦住一位打扮入时的妙龄女郎,用自己也觉得别扭的“桐乡普通话”问路。那女郎显得心不在焉,扔下一句“勿晓得”就扬长而去。“乡巴佬”。女郎转身时,我发现她的嘴嘟哝了一下,我知道,嘟哝的就是这三个字。

吸取教训后,我专门找了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好象我们脸上画了什么,这位老大妈用狐疑的目光在我们的脸上扫来扫去。良久,嘴里才蹦出一句“勿清爽”。“哼,好一对野鸳鸯,私奔得连路也不认识了。”离去时,这个胖得像柏油桶似的女人飞来一个意味深长的讪笑,我知道,讪笑分明是这层意思。

接连碰壁,我们几乎要泄气了,尤其是妻急得快掉泪了。我们依偎在一起,慢慢地朝前走着,偶一抬头,俩人同时惊呼起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想不到旅馆就在眼前。

我这人心肠挺软,当年看越剧《红楼梦》也会流泪。我想,那位司机千里迢迢来到浙江,在我们这座小城迷路了,天又这么黑,捏心是何等的焦急。设身处地,我又有何理由拒绝问路呢?是因为那次上海之行?显然理由不足。替人指路,举手之劳,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何乐不为?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以后若碰到问路人,我还是要替他指路,甚至带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