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捂在良心上说话
一一伊朗电影《一次别离》
李磊
我不敢把手放在《古兰经》上发誓,我怕我的孩子会受到惩罚。
——瑞茨
《一次别离》带有伊朗电影一贯的风格,日常的叙事视角,平易质朴的美学风格,但“一件小事”的演绎结果总能深深震撼着观众的心灵,从而引发人们对于社会,伦理,信仰等问题的思考。
电影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白领夫妇纳德和西敏因为在举家移民国外的问题上闹不和,妻子西敏一气之下回了娘家。丈夫纳德为了照顾患痴呆症的父亲,请了家境贫困的女护工瑞茨来。有一天纳德下班回来,却发现瑞茨并没有在家里工作,而被绑着双手的老父亲却从床上滚落在地下,生命垂危。正在这时,瑞茨从外面回来了,纳德一气之下将瑞茨推出了门外,结果却是瑞茨的流产——原来,她是位孕妇。
于是,纳德一家和瑞茨一家打起了官司。官司的焦点在于,纳德先前是否知道瑞茨是孕妇,而瑞茨流产的真相又到底是什么。于是围绕着这一问题,影片中的众多人物:纳德,纳德女儿的家庭教师卡拉伊,甚至纳德的女儿特眉;瑞茨,瑞茨的丈夫,每个人都在向警官,同时也向观众申诉着自己的理由。而观众,坐在荧屏之前,如坐旁听席上道德良心的法庭上,我们看到了每个人所呈现的内心。
男主人公纳德是一位理性,而且也算得上是一位仁慈的男人。特别是,他坚信并且骄傲于自己是一个在真相和麻烦之前从来不妥协不逃避的人。在影片中,针对瑞茨和其丈夫对他所做的因被他推倒而导致流产的指控,以及妻子西敏为息事宁人和瑞茨丈夫达成的“私了”协议,纳德拒不接受,他没有被突如其来的诬告和麻烦所吓倒,坚持为自己的权利和清白辩护。纳德的行为显示出一个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对于理性和法制秩序的信仰,对于个体权利的维护。但是,他真得如他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在真相和麻烦面前不妥协不逃避的人吗?非也。当女儿特眉因维护他而在警察面前做了伪证,在孩子委屈的泪水面前,纳德终于承认,他其实知道瑞茨是位孕妇。是偶尔在自己家里的客厅里,听到瑞茨和女儿的家庭教师谈起过。但是他并没放在心上,而在将瑞茨推出门外的一瞬间,他因为父亲的事情而愤怒全然忘记了这回事。
每一个人都要向上帝做出自己的最后交代,在某些特殊的时刻。《一次别离》的高潮就在于,当纳德和西敏夫妇为了避免女儿受到瑞茨丈夫的威胁,准备以抵押房产的代价和瑞茨夫妇达成赔款协议的时候。众目睽睽之下,倔强的纳德要求瑞茨把手放在《古兰经》上发誓:她的流产是因为他所害。而这时候,瑞茨却退却了。其实早在瑞茨夫妇到来以前,瑞茨就悄悄找到西敏并说出了真相:在流产的前一天,她在街上因为寻找纳德的离家出走的父亲被车撞过。而那时,腹中的孩子已经不动了。
最后,瑞茨哭着对她的丈夫说:我不能够将手放在《古兰经》上发誓,我害怕那会为我们的女儿带来惩罚。因为对于宗教的虔诚,对于女儿的爱,瑞茨鼓起了正视自己的谎言的勇气,决定还赖德以清白;而有意思的是,瑞茨的粗暴的丈夫,在明了妻子的谎言和伪证以后,虽然因为到手的鸭子又飞了而对妻子动了粗,却最终也因为自己不可逾越的信仰底线,捶胸顿足痛打自己的脑袋。
纳德一家和瑞茨一家,两个家庭,虽然贫富不同,社会地位有异,但是却都因着各自的殊路同归的信仰,最终在道德良知的法庭上选择了勇敢说出真相,并最终获得了同样的做人的尊严。伊朗电影《一次别离》让我们领受到了在宗教信仰的国度里人民的精神生活状态,那就是,谁也不敢在信仰之前轻易说谎。人事纠纷,总缘于有人为一己之私撒下谎言,破坏人间公平正义的原则,造成他者的委屈。目前中国有许多调解人事纠纷的真人秀节目,代表性的就是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总是在节目开始,观众和陪审团首先要观看一场迷窦丛生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罗生门”表演,但最终一番唇枪舌战下来,孰是孰非观众心里自会有数,或者当事人会自动撕下自己的伪装外衣,最终坦诚自己的不足不对。看来,正如康德所言,即使没有信仰的国度,但每个人头顶上都有一个“道德星空”。然而,信仰匮乏的国度和社会,由于心中没有虚拟法庭在场,毕竟会使人由于缺乏监督和惩罚而肆无忌惮地放纵私欲,这将会把人类的生活带入何等暗黑,它的结果不只是伤害了一部分人,而最终是我们的后代子孙。所以,无论何时,说话行事,请把手捂在自己的良心上。
《一次别离》是伊朗著名导演阿斯哈·法哈蒂的作品。它自2011年播映以来,在世界各大电影奖项评选过程中,所囊括的艺术荣誉,在已知所有的最佳外语片中,史无前例。但是,这却是一部非常朴素的电影。小成本制作,仅仅用了30万美元。朴素的故事,朴素的叙事方式;朴素的镜头语言,甚至动用手持拍摄机的纪实拍摄方式,比如将日常家庭生活中的因鸡毛蒜皮的琐事而引发的絮絮叨叨的对话方式都放入了电影中,这使电影画面在素朴中透显出真实的力量。
可见,电影的品质和高额投资是不是成正比的,而炫技和卖弄玄虚固然可以盎惑一时,但终究不能够真正打动人心。我这里说的是中国电影,例如姜文的展示其导演欲、编剧欲、表演欲,情欲于一体的华丽大片《一步之遥》,其创新就在于女人的大腿在3D的幻觉效果中离观众的确只有一步之遥;徐克拍摄的技术电影《智取威虎山》其艺术电影的创新含量几乎等于零,观众看见的是马戏团的高空杂耍表演和滑雪运动的特效制作,不过是现成的剧情内容鸭毛填充进娱乐棉袄的外套。显然,中国导演使劲折腾却还不如《一次离别》的四两拔千斤,终究不会在电影史上留名,当然,也许他们根本也不需要吧。他们想到的是如何将观众拉进电影院的“一锤子买卖”,哪怕看过之后永久拉黑。所以在这个迷乱的时代,能够经得住一看再看的电影是多么可贵。
http://s7/mw690/001hlI2Qgy6QF7d0r8Gb6&690
中文名:《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
外文名: A Separation
导 演:阿斯哈·法哈蒂
制片地区:伊朗
出品时间:2011年
主演:蕾拉·哈塔米(饰西敏),佩曼·莫阿迪(饰纳德),Sareh Bayat(饰瑞茨)
奖项: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柏林金熊奖
http://s7/mw690/001hlI2Qgy6QF7e9cQmd6&690
西敏和纳德夫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