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曲》赏析

(2011-12-24 08:06:41)
标签:

文化

书评

分类: 影评书评

《神曲》的作者是但丁·阿利吉耶里——意大利伟大的民族诗人,欧洲中世纪文化的集大成者,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恩格斯称:“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神曲》是用第一人称抒写的长诗。首部,诗人在幽暗的森林中彷徨,途中遭遇三头猛兽——豹、狮、狼,分别象征淫欲、强暴、贪婪。危急关头,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但丁心目中的圣女——贝阿特丽切之托,前来营救但丁脱险,并引导他游历地狱和炼狱,而后由贝阿特丽切引导他神游天堂。

地狱的恐怖

诗人随导师维吉尔来到地狱之门,看到了无所作为的懦弱者,他们生前自私自利,如今赤身露体被毒蝇和黄蜂狠狠叮螫。

进入第一圈侯判所,里面居住着异教徒的灵魂即使他们生前没有罪过,也要在此听候上帝的审判诗人的导师——维吉尔就身处其中)。

第二圈,由米诺斯看守,“审查进来的灵魂,判决他们的罪恶”。诗人听见了悲惨的声浪,看到了许多幽魂被狂风吹着走,他们生前因犯了荒淫的罪孽。而在此,诗人听了保罗和弗兰采斯加的故事后,因怜悯而昏厥。由此可见,但丁是怀着的矛盾的心情,他同情那些色欲中堕落的灵魂但又敬畏上帝神圣的责罚。

第三圈犯有饕餮罪的灵魂,他们因生前贪食在此受刑,陷身于污浊的泥坑里,受风吹雨打之苦。第四圈贪财者和挥霍者的灵魂在此受刑,正如诗人的描述:“他们从坟墓中冒出,这边的人是紧握拳头,那边的人则是毛发皆光。挥霍无度和一毛不拔使他们不能荣升天堂,他们总是要相互较量。”就这样这些不知悔改的灵魂在此互相叫骂、撕打永无

第五圈是愤怒者的灵魂,浸泡在泥沼中的他们满脸怒容,“不仅用手相打,而且还用头相撞,用脚相踢,用胸相碰用牙齿把彼此的肉一块块咬下,咬得遍体伤痕。

第六圈有许许多坟墓,被烈火烤灼,里面倍受煎熬的是提倡异端邪说的邪教徒

第七圈又分为三环,“第一环中,杀戮、掠夺成性的暴君们在沸腾的血河中烧煮;第二环和第三环中分别是自杀者和蔑视上帝者,他们或变成了树,被怪鸟吞食,或被火雨淋,被烫沙烧灼。第八圈分为十条沟,聚集着淫媒、诱奸者、阿谀者、买卖圣职者、占卜者、贪官污吏、伪君子、窃贼、阴谋家、挑拨离间者、高利贷者等等罪恶深重的灵魂,依照各自的罪恶遭受应有的酷刑。”

其中第五环,惩罚贪官污吏的酷刑,令人胆战。“那些在沟渠中被滚烫的沥青烧煮的灵魂,露出脊背以减轻痛楚,而转眼间,又把它藏到沥青下面。”因为魔鬼看到他们露出身体,会用叉子叉他们的头颅。

第九圈里是诗人最痛恨的卖国贼、叛徒,他们冻在冰湖里,受酷刑折磨,叛卖耶稣的犹大便遭受最重的刑法。

 

地狱中的各种酷刑,可谓五花八门,让读者感到惊奇之余,更多的是毛骨悚然的恐怖了。如此看来,但丁除了艺术手法高超之外,想象力也是汪洋恣肆的。他称自己的作品为“喜剧”,看了地狱真不知这“喜”从何来,但是到了炼狱,就有所不同了。炼狱也分九层,是茫茫大海中的一座孤山。进入炼狱的是生前有罪的,但是通过忏悔和赎罪可以得到宽恕的灵魂(他们中有骄傲、嫉妒、忿怒、懒惰、贪财、贪食、好色等罪过)待罪恶涤净之后,每洗去一种罪过,也就上升了一层,直到升至山顶,有福者还能荣升到天堂。读到此,读者即可领会,苦尽甘来的滋味。最后,但丁随贝阿特丽切来到了天堂,看到了赞美上帝的灵魂。当他来到三位一体的圣光面前,诗歌也随之戛然而止。从黑暗走向光明,这就是但丁之所以称自己的作品为喜剧的原因了。

《神曲》最终揭示意大利民族乃至人类必须在信仰的启示下,用理性规范行为,实现道德完善,提升精神境界,只有这样才可以与最高真理合一,走上光明之途。

 

《神曲》采用梦幻、寓意、象征等创作手法,还运用了大量的生活场景作比喻,如第八圈第五段层:

“我们站立,观望恶囊的另一条沟渠

和另一些徒劳的哭泣;

我看那沟渠黑暗得胜似乌漆。

如同在威尼斯人的造船厂里,

把坚硬的沥青熬煮在冬季,

这沥青是用来涂抹他们那些磨损的舟楫,

因为在那个季节,他们无法去航海,

既然如此,有的人就在制造自己的新舟,

有的人则在填补航行过多的船舶的两侧;

有的人在加固船尾,有的人则在加固船头;

有的人在做船桨,有的人在卷船缆,

也有的人在缝补前帆和主帆,

那下面熬煮又稠又厚的沥青的情景

也同样如此……”

 

《神曲》最晦涩难懂的倒不是朦胧的象征手法,而是让读者纠结的众多的人名,有些是但丁的政敌,有些是他的朋友,有些是古希腊的英雄,如伊阿宋,说他用计骗取普皮勒的芳心,因而在地狱遭受刑罚。还有些是神化人物,还有些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人物众多,理解起来不太容易,读者需要耐心,一遍遍地参看注解,甚是繁复。

总之《神曲》就像一个大熔炉,历史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给打破了,不同时代、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人物、事件融汇在一起,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按照各自的品行遭受万劫不复的惩罚,或者享受永恒的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