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铭可怜但不值得同情
(2009-11-26 10:17:29)
标签:
郭家铭马楚成花木兰永不瞑目刘德华吴尊赵薇陈坤文化 |
分类: 酒囊饭袋 |
郭家铭可怜但不值得同情
@/龙Five
天生牛犊不怕虎。“新人”郭家铭与导演马楚成之间沸沸扬扬的“口水门”自然引来众多人“围观”,在郭家铭公开痛哭流涕以示受尽屈辱之余,首度被《永不瞑目》导演下“封口令”。(11月25日)
有主角就有配角,有正派就有反派。很不幸,与主角儿赵薇、陈坤被树立为正面宣传典型的遭遇不同,“配角儿”郭家铭俨然成了《花木兰》片方“根据剧情(宣传)需要”而随意处置的“反面教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经纬度和事业坐标点。如果内功火候不够,还总是自作多情地提溜着自己的发梢跟人“试比高”,结果当然可想而知。其实,谁都不能一口吃成个庞然大物,沉住气,反而“不少打粮食”。
姜还是老的辣。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郭家铭自然不是老油条马楚成的对手,这本来就是一场不同重量级拳手之间的斗法,结果从一开始就已可预知。当然,这也是一场没有绝对赢家的对决,甚至他们都是炒作漩涡中的输者。
郭家铭申诉的是冤屈,毁的却是形象,甚至是前途。理由有三:
其一,郭家铭君难道不知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这段往事妇孺童叟皆知,若论“人格受辱”,人家韩信不比你更有资格倾倒委屈和苦水——恕我直言,拿你跟韩信比,简直是对韩信的二番羞辱——别家受点委屈就“泪流成河”地吵吵着要“申诉”要“维权”,托儿所的幼童尚知抹鼻子是十分丢份的事儿。难道郭家铭君在“一哭”之后还要“二闹”“三上吊”?知道哥们儿嫩,但不知你居然如此嫩。
其二,古人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郭家铭君千万别说连这个也不晓得!哥们扪心自问:你言之凿凿的所谓“委屈”能与上面哪一条匹配或类似?更何况,“打是亲骂是爱”,如果导演连根眼睫毛都不给你看,即便你真有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本事也没戏——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自个儿“买个烧鸡不吃——思思(撕撕)想想(享享)”去吧。年轻不是罪,但冲动绝对是魔鬼。
其三,若说以上两条因年代太过久远或迂腐气太浓重,而不足以为训的话,那郭家铭君似乎应该听说过如下几位的“名人轶事”——当年刘德华年轻那会儿拍《苏乞儿》时,被导演刘仕裕骂得狗血喷头,也没见华仔的反应多么强烈,所以他日后成了腕儿;无独有偶,吴尊在拍《公主小妹》时被导演林合隆公然骂作“白痴”、“猪”,也没见他与导演干架的报道上娱乐版新闻头条,所以吴尊成了“东方的茱丽叶”;姚晨在拍《武林外传》时被导演多番怒骂,几近成了“二皮脸”,也没见她“孕吐”多么强烈,所以她才有了日后的“潜伏”上位、穿红戴绿……试问郭家公子,如果遭遇上述种种状况,你又该如何上蹿下跳、呲牙咧嘴?自古“笨鸟先飞、勤能补拙”是良训,年轻虽有劣势但却更有可塑性——吃不得苦中苦放为人上人!
当然,我要特别声明的一点是:上述言论绝非我替某些有“骂人嗜好”导演的开脱之辞,事实上却恰恰相反——算了,我还是别说了,否则又会骂人一片了。
作为新人,郭家铭高调捅破导演圈那层薄薄的窗户纸,勇气虽可嘉,但窃以为必将得不偿失。采取“无知者无畏”的激烈的“维权方式”,最终只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和谈资而已,绝不会从爆料者和传播者那里博来半点同情,他们只会把你当作“下脚料”——比如鄙人,你何时见过强奸犯完事后还深情款款地替受害者擦体洗身?
郭家铭的确可怜,但却不值得同情。鉴于我对郭家铭的印象并不坏(其实更多的是不了解),所以临结尾前送给他两句话:以后不要动辄就痛哭流涕扮苦相,娱乐圈的“悲情路线”已走进了死胡同;以后也不要轻易念叨“可以当面对质”之类的幼稚之言——那只会让人笑绝当场,谁有闲情雅致跟你磨叽。
经历是笔财富。郭家铭或许应该以此作为演艺事业的一段宝贵经历,化委屈为动力,或有能熬到成“角”变“腕”那一天。否则,如果家铭君继续扮妇人假矫情,或许真会“永不瞑目”……
———————————————————————————————————————
@免责声明:本博系原创,商业用途采用博文,务必提前告知本人授权;网络转载,要以“超级链接”形式标明“博文地址和作者信息”;公然剽窃者,本人保留一切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合作暗道——QQ:78640898/E-mail:fanlongze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