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为“贪官理想”假装动容
(2009-09-05 00:12:58)
标签:
贪官理想诚实潜规则黑色幽默吃一堑长一智文化 |
分类: 矮人看戏 |
不必为“贪官理想”假装动容
□/龙五
一个孩子长大“想当贪官”,几乎全天下的人都有了“震感”。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嘴角皆吐沫,一干“当代屈原”群情激昂地从各个角度撰文阐述分析此事折射出的社会、教育问题等,以表达内心“深深的忧虑”,俨然一幅“国将不国”的景象。俺在瞬间被感动地找不着纸巾的同时,也忍不住呛水,大哥小弟、大姐小妹、叔叔婶婶大爷们——您们至于么?
诚然,人没有一点理想是万万不能的,但理想也不是万能的。窃以为,“贪官理想”是个问题,但只是芝麻大小的问题,完全没必要把它上升到西瓜般大并上升到特定的“思想”高度去“解读”,个别现象代表不了什么。实际上,谁又敢保证这位幼童真正领悟了又高又大的“理想”的内涵和外延了呢?
其实,与其说“贪官理想”是一则“绝望幽默”,还不如说众人“见风就是雨”的心态更让人绝望。一句芝麻大的无忌“童言”在短短时间内被“栽培”成西瓜大的道德问题,或许只有也只有在国内才会发生。我不知道此事是否惊动了美国C-N-N,否则绝对会让地球彼端的人笑掉“犬齿”的。
小时候胖不是胖。同理,小时候的理想似乎也并不能真正决定一个人的一生。试问,4年前炒微软鱿鱼、刚刚(9月4日)又从Google离职的牛人李开复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他是否想过日后他居然能在全世界IT界最牛逼的老大盖茨的隔壁安枕,并最终又狠狠地踹了微软一脚?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一个人多一次经验,才会多明白一个环境的意义,换言之,“吃一堑,长一智”。人的智慧因阅历而增加,没有人能在孩童期梦想着日后能“说着比尔·盖茨说的话、做着李开复做的事”,所以6岁孩童的“贪官理想”也只能在所谓的“理想的范畴”内被消化掉,仅仅如此而已。
话又说回来,到底什么是孩子们最可贵的品质?不同人的答案或许会千差万别,但窃以为,一定会有很多人锁定一个词汇:诚实。6岁孩童的“贪官理想”在遭遇诸多解读时,是否会有人为孩子的“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诚实而心生异样呢?究竟是孩子们太过诚实,还是我们这些经历过太多的潜规则的老油条们太过狡猾?
就我本人而言,我从骨子里拒绝谎言——哪怕是所谓的“善意的谎言”,毕竟谎言再美丽、再善意也只是谎言而已。但,当“潜规则”在生存的现实中大行其道的今天,诚实以及与其相近的种种言行却被人刻意地隐藏,取而代之的反是斗小心眼、耍小聪明以及彼此下套的尔虞我诈。或许我这话太过绝对,但谁又敢脸不红心不跳地站出来否认自己没被生存的压力温柔一刀——“潜规则”过?
不敢正视人之初最可贵的诚实品质的人反过来再手提手术刀刻意解剖之,情何以堪?
故,我们已不必再假装为6岁孩童的“贪官理想”动容,倒是应该为自己“被诚实”一回而感激涕零才对。
免责声明:本博系原创,非商业用途转载博文须链接出处,商业传媒采用博文需事先联系本人授权,违权必究,后果自负。 △△△△△△△合作途径——QQ:78640898 、Msn:fanlongzeng@msn.com 、Email:fanlongze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