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佩斯“蒸馒头”

(2009-06-19 15:59:02)
标签:

陈佩斯

小沈阳

春晚

馒头

笑林大会

娱乐

分类: 酒囊饭袋

陈佩斯“蒸馒头”
□/龙五

http://www.zaobao.com/special/quote/images/qmarkright.gif——面对靠春晚蹿红的小沈阳是否有内涵的提问,55岁的话剧演员陈佩斯跟娱记大玩太极手,顾左右而言他。最让陈佩斯感到无奈的是,此次亮相东方卫视《笑林大会》面对记者的第一个问题仍然是春晚话题,他自叹早已无力上春晚,“为做一个小节目要准备半年,不值得。”

http://183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6/19/15/18/122a3feb2edg214.jpg陈佩斯“潜伏”已久矣。自从离开“万恶”的春晚,陈佩斯就一头扎进了舞台话剧的温柔乡。为话剧折腾到“不知今夕是何夕”的陈佩斯自言,现在纯粹是“为小众服务”——这我赞同,就像他所代言的又黑又牛的豆奶粉也是为小众一样。对此我十分理解,“黑牛哥”玩话剧估计是的爱好,但糊口应该还是靠这些“馒头”的。陈佩斯老矣,尚能玩话剧已属难得。

尽管如此,“小众”也英雄。每当“黑牛哥”现身于公开场合,就会受到媒体近乎“英雄般”的待遇,娱记脱口而出的第一个问题也每每是:今年您老上不上春晚?倒!我一直主张“媒体提问也是需要有技术含量的”,面对陈佩斯这样大哥级的“黑牛”,咱就不能挖点别的新料?虽然“黑牛哥”曾经与春晚勇敢地抗争过,在坊间亦有“春晚斗士”的美誉,但那早已是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儿了,敬爱的娱记同志是否需要升级换代一下思维方式,最起码也得给“黑牛哥”哪怕一丁点的新鲜感是不?

幸哉,陈佩斯没有被宠坏。面对某些“下套”痕迹明显的媒体提问——比如“娘娘腔”小沈阳靠春晚蹿红有没有内涵的问题,陈佩斯就“弃大炮而玩太极”曰:“小沈阳的事儿先搁一边,我是来蒸馒头的”,这让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大失所望。其实,“赵本山化”的春晚之于别人,似乎仅剩下一缸陈醋最上面的白醭,而小沈阳恰恰似那层白醭边缘的一个小气泡儿。惯于在舞台上塑造傻不拉唧人物形象的陈佩斯尽管跟春晚有过节,但还不至于跟所有与春晚有关的人有仇,某些人太小瞧“黑牛哥”了。

善于“解套”的陈佩斯早已修炼成猴精。已过天命直奔花甲的陈佩斯深知祸从口出的道理,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加上已无需任何噱头来炒作的陈佩斯,也没必要跟一“娘娘腔”后辈较劲儿。更何况,娱乐辈有人才出,剑走偏锋以娘娘腔蹿红娱乐圈的小沈阳到底能红多久自有其演艺“气数”,个别人的极端追捧或炮轰似乎起不了根本作用,一旦观众对其“肉麻而低俗”的娘娘腔感到荷尔蒙失调时,估计到时谁也当不了救世主。所谓“存在即合理”,为别人的事着急上火真的“不值得”,别以为陈佩斯还是当年那杆容易走火的枪。

世上原本没有猴精,被媒体炒作多了就有了猴精。当满脸胡茬、一身“胡装”打扮的陈佩斯出现在我眼前时,我不由地扑哧笑了,由“春晚斗士”成长为太极高手实属不易。其实仔细想来也是,做“春晚斗士”虽好,但嘴巴的主要功能之一还是用来吃馒头的。正如陈佩斯那句神来之语一样,没有内涵的馒头虽不治病但能果腹,谁能挣馒头谁就是真爷们,谁爱娘娘腔谁爱去。http://1804.img.pp.sohu.com.cn/images/2009/6/19/0/10/122a0b605fag213.jpg


纸媒合作:fanlongzeng@gmail.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