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年节的“界”

(2008-04-23 20:15:20)
标签:

青年节

假期

五四

青年学生

纪念性节日

杂谈

分类: 矮人看戏

记得,当我奔二时,一位陌生而又熟悉的漂亮MM说我长得比葛优帅多了,我躺在地上尴尬回曰:老了,老了,岂敢岂敢;当我奔三时,一位熟悉而又陌生的球友说我跳的比猴子还欢,我抱着篮球气喘吁吁吁答曰:老了,老了,见笑见笑;当我奔四时,一位既熟悉又陌生的长者拍着我的肩膀吟诵“你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我赶紧收起晨练的马步抱拳曰:老了,老了,惭愧惭愧……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我本想就此歪嘴一下嚼舌一番掉掉书包带的,但我却忍不住弄起上面的排比句来,因为一件有关“青年节”放假的事让我败兴之极:经过国务院法制办同意,“五四”青年节放假的适用人群被明确为14周岁至28周岁——由此计算,全国有3亿多青年每年54日可享受半天假期。 

 

说实话,虽然我习惯在人前自嘲“廉颇老矣”,虽然我无法阻止岁月的爪印慢慢爬上我的额头,虽然我已“老”到屡屡被人称之为“老五”的悲惨境地,但我这个“大龄青年”今年还是打算好好过一下“五四”青年节的——虽说只有短短的半天,但无论如何也是我的合法权利不是? 

 

至于到时我是否被安排加班,以及加班费有无都不是我所关心的,我只想看看单位是否还会有某位领导敢明目张胆的剥夺我的权益。但当我看到国务院法制办的“决议”时,我的心都凉透了——团中央和国务院法制办怎么能哭着喊着跟俺单位领导争着当“恶人”呢?我,着实,想不明白。 

 

何谓“青年”?说实话,我真的已糊涂,但恍惚中我还依稀记得一点:“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颁发对象是“14周岁至40周岁的中国青年”。或许,团中央和法制办在面对“青年节”这一节日也不是很清楚吧?要不,为啥一个“概念”,如今却出现两种不同的定义? “标准”到底是什么?颁奖时放宽到“40周岁”,放假时缩水到“28周岁”,即便是“儿戏”,也不能到如此地步吧? 

 

据说,最初“青年节”的放假设置主要就是针对青年学生,放假的动因也是让青年有时间参加当天的集体青年活动,度过这一有历史传承的纪念性节日,因此目前所作的年龄界定也更偏于学习阶段的青年。但一个法定节日的设置居然模糊若此,引起热议一片当属正常。 

 

从种种迹象看,我这个“青年”今年肯定过不成“青年节”了,虽然我有点“大龄”——可怜的像我一样的属于青年而又被“剥夺”青年节日权利的 “大龄青年们”。 

 

青年节的“界”事关和谐(别说俺掉书包带)。故,请某些好心人还是应该站在和谐社会的高度上,少喝茶多研究,有必要搞清楚青年的“界”、青年节的“界”以及法定节日的“界”,否则,即便事后再“合理”的解释也显得不那么“和”、不那么“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