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本山为何不能传承“二人转”?

(2008-01-26 09:01:06)
标签:

二人转

赵本山

传承人

非物质遗产

地方剧种复兴

文化

分类: 矮人看戏

在文化部公示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非遗”)“二人转”的传承人推荐名单中,知名小品演员、民间表演艺术家赵本山身在其中。然而,部分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专家对此提出了异议:赵本山其实没有资格,因为他所演的“二人转”与原汁原味的东北“二人转”有很大差异。(1月25日《东方早报》)

我不是“二人转”的忠实观众,但对“二人转”并不陌生,特别是在赵本山经常“忽悠”“二人转”的段子之后。天下人都知道赵本山能忽悠、会忽悠,其“出身二人转”的标记一度为人所诟病。但赵本山还是经常在人前念叨“二人转的复兴”,出名不忘本,难得。

有付出就有回报。文化部把赵本山推荐为“二人转”的传承人,似乎也是对赵忽悠的最大肯定。但此时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赵氏“二人转”并非东北原汁原味的“二人转”,所以赵本山并没资格传承之!

啥叫原汁原味的“二人转”?我并不是很清楚,相信大多数人也跟我一般,倒是对赵氏“二人转”有所耳闻。多年来,赵本山以“复兴二人转”为己任,扛着一张猪腰子脸四处卖力地吆喝,现在却突然被指没资格传承,他无异于把一张滚烫的脸贴到了别人冰冷的屁股之上。这事确实让人很尴尬很好笑,同时也很幽默很诙谐。我的疑问是,既然赵本山的“二人转”不“正宗”,为啥早不说晚不说,而要等到人家成为“二人转”的传承人之时?

如果赵本山的“二人转”确实并非正宗,那么他多年来为“二人转”所付出的努力,也让那些自认为是“二人转”正宗派的人成为“既得利益者”。其实,如果专家们确实想为正宗的“二人转”负责,那么早在赵本山最先“忽悠”“二人转”时,就应该义正词严地站出来与之划清界限;或者,最初他们就应该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为误入歧途的赵本山指点迷津,让其回归到正宗“二人转”的轨道上来,最终充分利用赵本山的名人身份把正宗“二人转”推向全国。专家们现在站出来“澄清事实”,似乎有点不太合时宜,因为专家给我的感觉是:不是“冲事”而是直接“冲人”而去。这好像就是传说中的过河拆桥那档子事吧——当初打桥墩、架桥时没人吱声,等到桥架好后却把干活的人一脚踹下水——这事办得实在有点那个。

如何改变地方剧种命运多厄的现状?办法好像只有一个:多多吸引并培养继承人。但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效果实在差强人意——现代年轻人“赶场子”的倒是不少,但好像都是哭着闹着去追星听口水歌的!奇怪的是,现在好不容易有人愿意咱出来为地方戏曲流血流汗了,但却被指“不正宗”——看来,地方剧种不灭亡,天理难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