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压抑快感就是高素质?

(2006-07-14 11:13:00)
小提琴“女神”穆特两周前在上海因听众不文明行为而罢演3分钟,之后被称为德国最佳室内乐组合的“12把大提琴”在上海音乐厅举办“弓弦之舞”音乐会时,又遭遇了观众的种种不文明行为:手机铃声乱响、迟到观众乱入场、乐曲中间乱鼓掌。更令人尴尬的是,演出伊始音乐厅两旁的大屏幕上即打出字幕:“应艺术家要求,在曲目之间请不要鼓掌,谢谢!” (《北京娱乐信报》讯)

看到这条消息的人,如果其大脑没有在高温天气的烘烤下丧失最基本的判断力的话,或许能看出这则新闻的矛头直指一个“俗不可耐”的话题:中国人的素质问题。

有句话曾经很时髦:有了快感你就喊。在个性被无限夸大的时代里,因为这句话太符合个性的“审美要求”,所以拥护者众。但是,如果你的腰包鼓到能看起一场音乐会时,请你放弃随时释放快感的权利,否则你可能要遭遇刘姥姥进大观园般的尴尬。

热情的上海人之所以对主办方温馨的提醒置若罔闻,在每一曲结束时就来一阵凌乱的掌声,俺想这除了显示上海人的“热情”之外,好像并没有被拔高到所谓的素质问题之上的由头。君不见音乐家们每演奏完一曲,也都集体起立向观众鞠躬致意?

但一位乐评人对此有自己的看法:好的观众应懂得欣赏音乐,尊重艺术家,而不仅仅是只知道大声地、夸张地鼓掌。从外国传承下来的欣赏音乐会的“行规”来看,中国观众“大声地、夸张地鼓掌”无疑像极了刘姥姥:没见过大场面。

可是,既然外国人来咱中国展现自己的才艺并想赢得观众的喝彩,那也得记住中国的一句老话:入乡随俗。如果观众们只是在音乐会的末了来点零零落落的掌声,相信这些音乐家们更会拉长了大脸。当然,“手机乱响、小孩乱跑、迟到观众乱入场”这些现象确实说明了一些问题,但这些个别现象不应被无限放大。所谓“美女要远观”,再美的人如果近距离地被审视,缺点一定暴露无疑。

对于此事,俺比较倾向于一种观点:有关礼仪无关素质。能去音乐厅欣赏音乐会的人,一定不是那些为温饱终日发愁的人,从付出和获得对等的经济角度讲,既然我掏腰包了,在音乐会中间适当地表达一下自己的情感,又有何不可?当然,不排除这些人当中不乏滥竽充数之徒,但相信其中的大部分还是那些为了能现场聆听并获得音乐快感的人。

当爱乐之人,抵挡不住现场演出的诱惑,并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步入音乐殿堂膜拜音乐之时,那就给他一个宽松的放松机会,如果不是性质特别恶劣的“砸场子”般的行为,如果只是被音乐家的美妙演奏所激发出的掌声,相信这种“独乐乐”还是有一千个被原谅的理由的。

有句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但如果这些外国音乐家充分了解了中国“入乡随俗”这句话的含义的话,俺也相信他们除了能奉献出一场美妙的音乐会外,也一定能奉献出自己的谅解的。

如果中国观众在让外国音乐家感到快乐的同时自己却压抑了快感,这不成了音乐家们的“独乐乐”吗?举办音乐会的目的,到底是展现音乐家们的自恋情结还是给观众带来快感?在这样的思想认识下,压抑快感有时候并不能体现中国人的高素质。既然主办方能操心举办一场音乐会,为何不能再操操心给“高素质”的音乐家们介绍一下中国人好客之真性情。如果真要这么做了,相信音乐家遭遇尴尬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