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她在灵魂和肉体之间跳舞

(2006-02-24 11:14:20)
她在灵魂和肉体之间跳舞
她在灵魂和肉体之间跳舞2002年春节期间, 23岁的乡村女教师徐萍,为了筹集弟弟们的学费和偿还家庭的债务而瞒着家人出去卖身 。此后周一到周五在乡村教书,周六和周日到城市卖身,直至两年后道德的自责与身体的病疼行将压垮她时才停止了卖身生涯。(《南方周末》讯)

这不是小说、影视剧中夺人眼球的虚构情节,它真实地发生于朗朗乾坤之下。面对徐萍如此的惊人之举,一向惯于叽叽歪歪的我,一度瞠目结舌,瞬间窒息。

对于卖身一词、一事,相信每个混迹于社会的人都不会陌生,它出卖的是肉体践踏的是灵魂;对于教师一职、一词,相信每个有思维的人都拿它与神圣联系在一起,它塑造的是灵魂扶植的是身体。但当教师和卖身紧密联系甚至“融为一体”时,我也相信每个能正常思维的人都不会视而无睹、麻木不仁。

我试图从徐萍个人的“人品”上找出事情的根源所在,但终不可得——她承担起父母高额的医药费,她的卖身钱是用来支付三个弟弟数目不小的学费,她一年的下饭菜是300包榨菜。

我试图从徐萍个人对于其职业的“挑剔”上找出事情的关键所在,仍不可得——“周一到周五是天使”,她热爱她的学生和所从事的职业,她从牙缝中抠出的钱用于给贫困学生购买学习用具,只有看到像天使一样纯真无邪的小学生时,她的作孽感才能得到慰藉。

人性,在同一个人身上如此矛盾地呈现给世人,不能不让人产生对生存意义的混沌思考。她是塑造灵魂的天使,抑或是堕落的魔鬼?我不知别人的思考轨迹到底如何,反正它套牢了我正常的思维。

但撇开徐萍个人这个矛盾载体,也许我们能看到更多深层次的东西。在作为“灵魂的工程师”之前,徐萍首先是个要吃喝拉撒、有七情六欲、要尽孝扶幼的凡妇俗子。当她承受不了来自社会大山——沉重的医疗费用、高额的学习费用——的压迫时,如果她还是背负着“神圣教师”这个精神枷锁,或许她会衣能遮体、食能裹腹而艰难度日,但传统的尽孝美德要不要,三个弟弟的命运要不要?

社会给徐萍出了一道只有“Yes or №”的选择题:她要个人的尊严,就得接受家庭可能面临的支离破碎;她要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就得走上屈辱的卖身之路。她跟某些 哗众取宠的“卖身救某” 不同,她用出卖个人灵魂的方式,来对抗整个社会施加给她的无法承受的负担。

徐萍在灵魂和肉体之间撕心裂肺地跳舞,难道,这只是她一个人的悲剧或屈辱?我想,面对徐萍,所有头脑里还人性残留的人就别再扯其它的闲淡了吧:我们除了要对某些吃人的社会体制恨之入骨、抱着0.00001%的希望盼着它们早日死亡外,还能对她个人再置一词?!

有时,“自甘堕落”的人比那些满口仁义道德不干人事的人要可敬的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