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泰坦尼克号危难选择:假如我就在那艘船上,我会如何选择

(2012-04-17 17:05:45)
标签:

历史

泰坦尼克号

情感

救生艇

救生船

教育

分类: 历史真相视野

2012年4月16日 潇湘晨报 A08:国际·时讯

 

    100年前泰坦尼克号这艘“永不沉没”之船,在暗夜中遭遇惊魂160分钟,超过1500条生命永眠于冰冷海水里。然而,船上乐队为这起灾难伴奏,乐曲声响到最后一刻。

    从这起让人刻骨铭心的灾难中,人们被舍己救人的英雄主义、不离不弃的爱情、视死如归的淡然等等人性的闪光点所感染,也为那些自私自利的人性弱点而痛心。这就是一个世纪之后,沉没在海底、锈迹斑斑的这艘大船留给我们的关于人性之谜的核心叙事,令人着迷又恐惧。每每想起这起灾难,我们也许会情不自禁地问:假如当时我就在那艘船上,我该如何选择?本报综合报道

    

    施特劳斯夫人

    放弃至少3次登船机会,同丈夫共赴死亡

    我绝不会在别的男人之前上救生艇。——梅西百货创始人施特劳斯先生

    这么多年来我们都生活在一起,你要去的地方也是我要去的地方。——施特劳斯夫人

    伊西·施特劳斯是著名的梅西百货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他和他的妻子艾达·施特劳斯在海难中一同赴死,电影《泰坦尼克号》中那对躺在套房的床上相拥而眠等待海浪的老夫妇,即以他们俩为原型。他们的侍女艾伦伯德在救生艇上生还,并为人们讲述了这对爱人不离不弃的故事。按照艾伦伯德的说法,施特劳斯夫妇非常友善。“他们几乎从不分开,即便分开几天时间,他们也会每天互相写信。”

    艾伦伯德说,第一艘救生艇坐满的时候,施特劳斯先生非常绅士地站在一边。“只有所有的妇女和儿童都上船后,我才能上船。”他试图让施特劳斯夫人坐进救生艇,有一次,他确实接近成功了。但当夫人得知,先生不会一同登船的时候,夫人又从救生艇里走了出来。“我们共同生活40多年了,我不会离开我的丈夫。要么我们一起生,要么我们一起死。”夫人与先生的争执整整僵持了一个小时,这期间夫人至少放弃了3次登船的机会。

    在施特劳斯夫妇的鼓励下,侍女艾伦伯德登上了8号救生艇。“临走的时候,施特劳斯夫人把自己的毛皮大衣脱下来,披在我身上,告诉我,‘我再也用不上它了。’”

    “有人说,他们坐在甲板上的一张椅子上,向救生艇上的人们挥手,直到海水把他们吞没;也有人说,看到他们互相挽着手,走回了房间。但我知道,他们永远在一起了。”艾伦伯德说。

    纽约市为纪念施特劳斯夫妇为其立碑,碑文上写着“再多再多海水也不能淹没的爱”。

    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把妻子送上船,抽着烟沉入大海

    约翰·雅各·阿斯特四世是泰坦尼克号最有名的遇难者之一,因为他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阿斯特四世出生于1864年,是约翰·雅各·阿斯特的曾孙。而这位约翰·雅各·阿斯特1848年去世时,是全美首富,遗产至少值2000万美元,占当时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107。

    与前妻离婚后,阿斯特四世娶了玛德琳为妻。在蜜月旅行中,玛德琳发现自己怀孕了。1912年4月,她已有5个月身孕,于是,他们买了泰坦尼克号的头等舱船票回美国。

    泰坦尼克号跟冰山相撞时,很快,阿斯特四世就把事故告诉了妻子,并安慰妻子说,船体受损并不严重。

    在4号救生艇装备完毕后,阿斯特四世帮助玛德琳爬上堆叠起来的椅子。“想让我高兴的话就到救生艇里去。”他告诉她说。当她安全地坐在救生艇里后,他立刻问船员他是否可以同她一起上船,解释说她“怀孕了”。

    “先生,不可以,”船员回答说,“首先要将妇女和儿童安置好,否则不允许任何男性上救生艇。”

    阿斯特四世没作任何辩解,而是回到玛德琳身边对她说:“海面现在很平静,你一定会没事的。你会得到更好的照顾。明天早上我会来见你的。”他将手套递给她,接着就离开护栏,向船甲板的方向走去。

    有人最后一次看到阿斯特四世时,他正站在右舷上,跟一位乘客一起抽烟。半个小时后,轮船就完全沉入水底。

    8名香港锅炉工

    有人忙逃命,有人英勇救人

    据可考资料记载,泰坦尼克号的三等舱上有八名中国人。他们到底是谁?

    经营泰坦尼克号的白星公司,记下了所有乘客的姓名。八个中国人的名字如下:Fang Lang、Lee Bing、Ali Lam、Chang Chip、Choong Foo、Lee Ling、Ling Lee和Len Lam。他们都是香港籍男子,最小的24岁,最大的37岁。他们的职业都是船上的锅炉工,每天要工作十四五个小时,为锅炉加煤烧火,有时候就睡在煤堆上,也没有降温设备。

    午夜,泰坦尼克号猛地撞上了冰山!船身开始慢慢倾斜,通过船员的帮助,35名妇女坐上了13号救生艇,Choong Foo也奋力爬了上去。还有4名香港人也爬上了不同的救生艇。

    凌晨2点20分,泰坦尼克号完全沉没。14号救生艇的指挥官罗威返回救人。“还有人吗?”罗威喊着,“还有人吗?”当看到木板上那个一动不动的人影时,罗威并不认为这会是一个活人。

    这个趴在木板上的人,正是Fang Lang。而在电影《泰坦尼克号》里,最后获救的人变成了露丝。

    罗威费劲地把Fang Lang拖上船,船上的乘客围上去按摩他的胸口和冻僵的四肢,奄奄一息的Fang Lang睁开了眼睛,嘴里还嘟嘟囔囔说了几句广东话。他伸了伸腿,舒展了一下胳膊。很快,他恢复了体力。当发现身边一位船员因劳累过度快要晕倒时,Fang Lang接过船桨,用力划起船来。罗威说:“他看起来像个英雄!”

    泰坦尼克号船东

    保住了性命,却悔恨余生

    当泰坦尼克号面临灭顶之灾时,它的主人、“白星”航运公司董事会主席和董事经理约瑟夫·布鲁斯·伊斯梅乘救生船离开,成为这场海难中幸存者之一。伊斯梅保住性命,余生却一直活在悔恨中。

    关于伊斯梅逃生经过有不同说法。船沉没前,按照伊斯梅的说法,他协助放下救生船。当第14条救生船准备从右舷下水时,海水已没过邮轮甲板,船体严重倾斜。这时,伊斯梅跳上了这艘救生船。

    不少幸存者却说,第一条救生船放下后,伊斯梅就跳了上去。一名女子说,伊斯梅挑选了一些船员去划那条救生船。

    获救的理发师奥古斯特·维克曼后来宣誓证明,伊斯梅“几乎是被”一名高级船员“扔进”救生船。不过,伊斯梅“谢绝”这种可以洗脱自己“懦夫”恶名的说法,承认自己主动跳到船上。

    伊斯梅幸存的消息传出后,指责他的声浪席卷而来。英国工人周刊《约翰牛》老板霍雷肖·博顿利向伊斯梅发话:“你应该站在船长身边,直到每个男人、女人和孩子安全离开船。道义上而言,最卑微的、坐统舱的移民都比你更有权利在救生船上占一个位子。

    最严重的指责莫过于他把商业利益看得比生命重:为了创造从英国到美国纽约最快的航行纪录,即使经过有冰山漂浮的危险海域,他仍然指挥船长高速前进。

    伊斯梅与救生船上其他乘客后来获“卡帕西亚”号船搭救。4月18日到达纽约前,他旅途中未吃任何固体食物,靠鸦片支撑。灾难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收到不少恐吓邮件,遭会所开除会籍,一名老朋友与他断交。

    海难发生后伊斯梅多次向当时同在泰坦尼克号上的乘客玛丽安·塞耶写信吐露心声,诉说沉船事件给他带来的痛苦:“我的心和精神都破碎了,……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我的脑子似乎除了回忆那场可怕的灾难,再装不下其他任何东西。”“我所有的抱负都彻底失去,我一生的工作毁了。”

    [观察]

    沉没巨轮启示录

    改变海上救援法则

    泰坦尼克号失事后,英国于1913年12月12日召开第一届海上生命安全国际大会,会上制定条约规定:所有的载人船需要有足够的救生船来装载所有的在船上的人,并且进行适当的相关训练。

    当时的英国法律规定,船只所搭配救生船数量基于船的吨位,因此救生船数量都远低于需要的数量。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永久性地改变了这种救生策略。

    海上生命安全国际大会制定的条约还规定,无线电通讯要保持24小时开通,加上一个2级备用电源,这样就不会漏掉呼救的信号。条约也同意:从船上发射的火箭必须被解释为求救信号。

    塑造人类部分文化景观

    泰坦尼克号沉没后的几十年内,没人知道它到底葬身何处。1985年的一次水下探险,成功发现了船体遗骸,将它重新带回人们的视线。十几年后,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拍摄的《泰坦尼克号》风靡全球。如今,泰坦尼克号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或者说,一个巨大的生意卖点,成为商业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凡是涉及泰坦尼克号的电影、图书、歌曲、诗歌、旅游业和收藏业都很热门。更深一步讲,泰坦尼克号塑造了人类的部分文化景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