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享受波澜不惊的日子——金山《上午九十点钟》点读

(2012-11-17 13:37:50)
标签:

文学/原创

文化

分类: 优秀诗歌作品展读

享受波澜不惊的日子

——金山《上午九十点钟》点读

 

上午九十点钟

 

体育场中间的

法梧大道,一半儿阳光

一半儿树荫

上午九十点钟,走在法梧道上

我一会儿走在阳光中

一会儿走在树荫里

我不知道自己

喜欢走在阳光中,还是走在树荫里

更不知道,我身前身后的

这一个个人

喜欢走在阳光中

还是喜欢走在树荫里

 

 

一个正在忙碌的人读到这首诗,会感到非常不可理喻!不仅如此,心里还会产生疑问:作者的生活怎么这么平静?这么虚空?甚至落寞?简直就是无所事事!

这首诗透露表达了什么呢?上午走在法梧大道,道路上一半是阳光,一半是树的阴影(这种表现手法一点也不新颖,很容易让人看出,这是化解白居易《暮江呤》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表现方法)。“我”一会儿走在阳光中,一会儿走在树荫里,“我”不知道自己喜欢走在哪一边,也不知道身前身后的人喜欢走在哪一边。

全诗内容就这些,全诗表达的也就这些。

这些能说明什么呢?或者说这些是个问题吗?这些是个事儿吗?这些值得一说吗?

现实生活中有那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生计,工作,育儿,国家大事,世界大事,金融……

这世界让我们关注的东西真是太多了,让我们集中精力和心思的地方多得转不过身来。

就在这样忙碌的社会生活中,现在居然有人针对走在有阳光,有树影的马路上,提出一个不合时宜,也不叫问题的问题:是走在阳光中呢,还是更喜欢走在树荫里?不仅自己提出这个问题,还替那些走在马路上的人提出这个问题?这不是瞎操心么?

一个真正忙得不可开交的人,一个真正有许多事情要做的人,走在有阳光,有树荫的马路上,他会思考这个问题么?这样的问题会进入他思考范围么?他会想到这个问题么?甚至他会去考虑这个问题么?而且,这个问题的提出,是不是有点让人啼笑皆非?

一首诗给人带来这样的感觉,这是一首什么诗呢?

或者,一首诗怎么在人的内心引起这么不协调的感觉?

诗歌就这样?

这是不是一首非常无聊的诗?这位诗人是不是非常无聊?甚至虚空,落寞?不然,他怎么会表达这样的情绪呢?而且这种情绪在忙碌的人看来,简直要让人不禁哑然失笑。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一个前因后果,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

这些感觉之后,突然意识到,一首诗带给人这种感觉,让人不想接受,让人甚至想笑出声来。这本身就显示了它的存在价值,而且是独特的。

那现在带来的思考就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生活状态?

从本诗所表达的内容看来,这是一种非常平静,非常安谧,没有波澜的生活状态。而且这种情绪是没有波澜的生活状态下的特有表现和反应。这本身就已经在说明问题。

人的一生,在什么情况下才达到或进入到那种没有波澜的生活状态呢?一个人必然经历了许多波折,奋斗,拚搏,最后才进入到一种相对安静的生活状态,这个生活状态是安静的,安静到什么程度呢?安静到一个人走在有阳光有树荫的道路上,不知道自己是喜欢走在阳光中,还是走在树荫中,对身前身后的人,这个问题,他同样也不清楚。因为人生的或生活中的其他问题,甚至非常重大的问题,乃至让他焦虑的问题都已经过去了,都已经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或者说,那些况味他都已经经历遍尝了。现在他走在马路上,有阳光,有树荫,是走在阳光中呢,还是走在树荫下?他只思考这个简单的问题。而这个简单的背后包含着巨大的复杂,巨大的波澜。

这首诗的价值显现就在这里:它呈现出了一种生命状态。

诗或艺术是什么?就是生命或生活状态的恰当呈现!

 

 

 

                                                2012.11.16——17   遵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