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邱崇禄本人照
邱崇禄本人照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6
  • 关注人气:2,1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枣林前街的古往今来

(2010-10-21 15:06:58)
标签:

崇效

枣林前街

千佛寺

枣林斜街

枣林街

分类: 老街巷

   http://s10/middle/45d4d190t9af8a6674509&690                                      拓宽后的枣林前街西段
 

    北京外城西南隅的枣林前街是一条古老的街道。这条街道呈东西走向,东起牛街南口,西到广安门内南顺城街。西段与南线阁街、菜园街相交,中段与白广路相交,总长约1150米。追述这条街道的历史渊源,恐怕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明朝嘉靖年间,这里还是一片枣林,尚未成街。只是在人们踩踏出的土路两侧有一些稀疏的房屋。

    到了清代,人口逐渐密集,形成了街巷,使这条街道繁荣起来。1949年以后,  以“枣林”命名的几条街巷,覆盖了这一带的大片地区。如枣林后街、枣林斜街、枣林北里、枣林夹道、枣林一巷、枣林二巷、枣林三巷、枣林西里等。如今枣林前街北部的枣林斜街、枣林北里、枣林夹道等街巷已从北京的版图上彻底消失,代它拔地而起的是高楼林立的住宅小区,而枣林前街也已变成了宽阔的通衢大道。

                                                    

                                     枣林前街名称的由来

    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闰三月,在已有内城的基础上,修建南侧外城。清《光绪顺天府志.京师志一.城池》中对外城的范围和建立时间有明确的记载:“外城环京城南面,转抱东西角楼,长二十八里,为七门:南为永定门,左为左安门,右为右安门,东为广渠门,西为广宁门,在东西隅而北向者,东为东便门,西为西便门,明嘉靖三十二年建,四十三年成。”枣林前街在外城的西南角,始称“枣林儿”。而“枣林儿”名称的由来,又与在此街南侧建于唐朝贞观元年的古刹崇效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析津日记》中记载:“嘉靖辛亥(1551年)掌丁字库内官监太监李朗于崇效寺中央建藏经阁,阁东北有台,台后有僧塔三,环植枣树千株。”从时间上可以看出,嘉靖内官监太监李朗已于外城建设(1553年)的前二年即嘉靖三十年(1551年)修建了崇效寺中的藏经阁,并在阁东北台的周围种植了大量的枣树,形成了枣林。而此时外城尚未开始建设。也就是说,藏经阁的建立和枣林的形成要早于北京外城的建设。明朝张爵在他所著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一书中记述:“白纸坊,五牌二十一铺,在新城广宁门、右安门西南角”有“枣林儿”。此书作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此时外城不但早已建设,而成片的枣林也早已度过几个春秋了。这也许是他在《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留下“枣林儿”这一名称的最初依据吧。

    到了清代,因崇效寺藏经阁北的成片枣林得名,崇效寺亦被称为枣花寺。人们把到寺中观看枣花看作是一种时尚。随着人口繁衍增加,人们临路筑屋而居,形成了街道,因而取其成林的枣树,得名枣林街。在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北京外城的地图上,这时的“枣林儿”已变成了“枣林街”。清人朱一新在《京师坊巷志稿》中明确说明:“枣林街,东距牛街半里许,井三。西有三官庙,井五。”这时的枣林街已有相当长度的规模,因为三官庙在此街最西端,靠近外城西城墙。         

    民国初年,因与南侧街道区分,枣林街改称枣林前街,南侧街道称枣林后街,使得枣林前街这一枣花似玉的街名沿用到如今。                                                                   

    笔者记得小时侯,崇效寺的山门还在,只是毁损严重,整座寺院分别被白纸坊第一小学和白纸坊第二小学作为校舍使用。有一次曾和小学同学到二小找其妹,听到二小大殿教室中传出“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的朗朗读书声。解放初,崇效寺一度成为印刷局员工子弟小学,后被改为人民印刷厂职工子弟小学。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崇效寺成为白纸坊一小和白纸坊二小的学习用地,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两校合一,被命名为白纸坊小学。如今崇效寺早已不存,只剩藏经阁完整无损、形单影只的矗立在白纸坊小学教学楼北侧的操场上。藏经阁以北的大片枣林,消失殆尽,现今已成为华北电力集团的办公地和家属宿舍群,可因枣林得名的街道名称却被保留了下来。                                                                  

                              

                                     枣林前街附近曾有众多的庙宇 

    枣林前街南侧的崇效寺规模宏大,曾经香火盛及一时。特别是以栽植的丁香、墨牡丹著称于世而声名远播,使百姓趋之若骛,文人墨客吟诗做赋,流连忘返。《青松红杏图》画卷更是寺中的镇寺之宝。在藏经阁东侧东花厅的墙上,至今留有民国七年该寺住持对丁香和牡丹赞美的题记石刻。枣林前街从东到西街道的南北两侧还曾分别建有乾静庵、伏魔寺、救苦庙、五圣庵、相国寺、千佛寺、正真观、三官庙、紫竹林、圣寿寺、昙花寺和五道庙。在这些众多庙宇当中,除崇效寺建于更早的唐朝外,年代久远的要数千佛寺和圣寿寺了,其中尤以千佛寺的佛像众多名闻遐迩。                                  

    千佛寺为明朝嘉靖年间的御马监太监商尚质投资重建。千佛寺还未建成,商尚质亡故。庙宇由商尚质的后嗣孙继续筹建。明朝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千佛寺落成。整座庙宇金碧辉煌,门额上写“千佛寺”三个大字。清人吴长元在《宸垣识略》中说:“千佛寺在枣林街,明嘉靖间重建,有明碑一。”千佛寺在嘉靖之前的何时兴建,恐怕至今也是一个迷团,无法考证了。但有一点可以说明,千佛寺在嘉靖间是重建,它正式建立的时间至少要早于嘉靖年间。

    据《半偈庵园》记载,曹雪芹曾住千佛寺。《春游琐谈》第一集《曹雪芹故居与脂砚斋》条则云:“友人陶北溟云:……曹落魄后曾住千佛寺云。……千佛寺在外四广安门内枣林街七号。”如今,千佛寺已无存,曹雪芹是否住过枣林前街的千佛寺,恐怕只有等待历史学家的考证了。   

    圣寿寺如今已成为枣林西里16号的居民院。寺庙座北朝南,山门已不存。大殿虽被周围众多的平房遮掩,但高大的殿庑在平房群中仍显得与众不同,如同鹤立鸡群。大殿前后戗檐上的砖雕,虽历经时代风雨的侵蚀,但上面雕刻的花卉和梅花鹿等图案洒脱细腻,尤其是古代的人物显得栩栩如生。清《顺天府志》:“白纸坊以北崇效寺,唐刹也。……又北有圣寿寺,传云唐刹,无碑碣可考。”据当地老人们讲,该寺西边不远是埋尸坑,此寺是为死者超度亡灵的地方。

 

                                        枣林前街有太狮会传人

    清时期,京师盛行“太狮会”的民间艺人组织。“太狮会”亦称“太狮老会”,“太”为最大,狮子是百兽之王,所以称为“太狮”,“老”为历史悠久以示资格。外城西南隅枣林街传统的太狮表演与如今的舞狮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狮子头大身长。头是现在狮头一二倍大,系着七个茶碗大小的铃铛。其次狮头狮尾用一块长布相连,表演时首尾摇摆翻转腾挪十分灵活。其三表演时一黄一蓝两只狮子同时上场,随着鼓点行进,同时做出各种造型。逢年过节串街表演,围观者人山人海,场面异常火爆,不同凡响。枣林前街的“太狮老会”是清同治九年(1870年)由枣林街一位做筛子的老人创立的,人称“筛子刘”。他是此街“太狮老会”的开山鼻祖、第一代太狮会首。第二代是路氏。第三代是路氏的两个儿子。第四代叫何金玉。第五代丁氏,人称“丁三爷”。第六代是丁三爷的门徒、曾是印钞厂的工人刘德海。     

    改革开放以来,太狮老会这一古老艺种焕发出昔日的青春活力,在京城各项重大社会活动中屡有上乘表演,并代表国家与各国艺术家同台献艺,获得过很高的荣誉。

    清时,活跃在枣林街地区的还有挎鼓老会,莲花落会等艺种的民间组织。

 

                                      以“枣林”得名的另几条街巷

■ 枣林斜街:在枣林前街北部,由东北斜向西南。东北口与牛街相通,西南口和枣林前街相交。该斜街中部北与枣林北里南和枣林夹道相通。清末(1908年)在白纸坊西街南侧火药局旧址兴建印刷局,工人们抄近路从牛街向西南经崇效寺山门南侧的土路到印刷局上下班,年深日久踩踏成一条斜街。在当时的印刷局局长的资助下,对斜街拓宽整修,在街两侧广植槐树,并在此街东北口临牛街设立木制牌楼一座,上书“印刷局路”。从清末宣统年间(1909年——1911年)的北京地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条斜街的走向。

    笔者少年曾居住在这条斜街穿过枣林前街向西南延伸部分的院落,每天要到斜街中部的老君地小学上学,从家院门外一直到学校门口,街两旁种植的都是两人才能合抱的壮硕槐树。宽大的树冠,遮天蔽日,六月里白色的槐花挂满枝头,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这些槐树均为那时所栽。如今此街虽不存,但从这些遗存的槐树上,还能看出这条斜街走向的模样。


http://s9/middle/45d4d190t9e57f82ca4f8&690

■  枣林夹道:是一条曲折窄小十分幽静的胡同,它是枣林前街和枣林斜街相联系的一条通路。从枣林斜街向南走进这条胡同,快到南端感觉象是死胡同,走到近前豁然发现胡同折而向东,成为东西走向,经过三五十米后又折向南,再经过十余米的距离就到达了枣林前街。夹道中部东与甄家胡同相通,向东穿过甄家胡同、巴家胡同、石羊胡同,可达牛街。笔者小学一韩姓同学就住在这条胡同里,放学后我们常在胡同里捉迷藏。有一次不小心还跌破了腿,留下了至今难以平复的疤痕。

■  枣林北里:这是一条从枣林斜街中部向北通向牛街四、五、六条的胡同。进入胡同南口先经过百十多米南北走向的距离,到达逐渐变窄的胡同北端后,又曲折向东北方向延伸与牛街四条相接。在正南正北的这一段胡同里老式的如意门楼、鹰不落门楼、随垣墙门楼参差座落在胡同的两侧,这些门楼里都是一些不大的院落。印象中在正南正北的这一段胡同的中部路东,有一座小庙的山门,门被堵死改建成了居民的住房。这座庙是什么庙,供奉的是哪路神仙,因年代久远,已无法考证了。

■  枣林后街与枣林西里:枣林前街西端南侧,还有一条叫枣林后街的街道。此街比起枣林前街要显得十分短小,长不过百余米,街道两侧是一些平房群。此街12号曾是民国初年印刷局工人聚会成立公务急进会的会址,它是该局第一个工人团体组织。再向南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叫枣林西里,胡同东头路北16号就是相传建于唐代的古刹圣寿寺。如今寺庙的大殿还在,高高的房脊两边的吻兽,因时空的久远已不见踪影。从戗檐砖雕上的花卉、人物可以看出,古代工匠们高超洒脱的雕工技艺。此胡同与它南侧崇效寺山门前边的胡同相通,在民国时叫陈家胡同。只是1949年之后兴建华北电管局,东头被堵死,变成了如今的死胡同。

■  枣林二巷和枣林三巷:枣林后街西边还有两条互通的小巷,分别叫枣林二巷和枣林三巷。三巷胡同里有几棵粗大的槐树,长得十分茂盛。巨大的树荫,遮盖了整条胡同。上初中时,我曾和住在枣林二巷的陈姓同学在这几棵槐树下玩弹玻璃球,如今那几棵槐树长得还是当年那样茂盛,只是胡同似乎窄小了许多。

    在这两条小巷以南的大片地区,原无住户,有一巨大的坑壑,曰:万人坑。它曾是清朝时菜市口刑场被杀犯人的埋尸之所。清时,每到秋季,菜市口刑场十分忙碌,大量的囚徒被开刀问斩,谓之“秋决”。行刑后的犯人尸体运到此地,有主尸被亲属领走,无主尸就地掩埋。故而此地被称为“安家庄”,也许是安魂的理想之地吧。

 

                                          枣林前街的人景物事

    我家曾经住在枣林前街中部路南,西邻白广路。在枣林斜街的小学和枣林前街西端的中学分别度过了我的小学和中学时代,经常回忆起儿时的往事,使我梦萦牵绕。

    枣林前街与枣林斜街西南口相交处路北的一个院子里,住着一位高鼻硕眼身材修长的回族老人,内行人一看,他绝非等闲之辈,摔跤行里人称“王小六”。也许他在兄弟中排名第六,全名反倒被人淡忘了。文革前,每到周日他家的院子里热闹非凡,各路跤行高手云集,举行摔跤比赛。院子里的空地上铺着厚厚的细沙,沙场的周围是一圈圈大条凳,上面座满了从四九城赶来喜爱摔跤的观众。院子的西墙下放着石锁、石礅,哑铃、枪棒等练功器械。靠近东墙高高的旗杆上,一面红旗迎风猎猎招展。比赛开始,两位跤者身着“褡裢”(一种专门用于摔跤的服装,类似坎肩,腰部用绳子缚紧)上场,先向观众拱手致意,跟着两位跤者在拉扯中勾肩搭背,翻转腾挪,不时发出低沉的喊叫,那场面真是扣人心弦。随着比赛的气氛高低起伏,观众不时发出“啧啧”的感叹,继而发出暴烈的掌声,此时败者已被胜者一个大背胯摔倒在地。

    在老人的熏陶下,长子王洪昌曾获得过市级摔跤比赛的冠军,次子是宣武体校的摔跤队教练。那时的我与老人的三子小宽子年龄相仿,我们常做一些更换摔跤场细沙或深翻沙地的小事,这样做不会因沙地板结而使比赛者受伤。那时我也该算是追星族中的一员吧。“摔跤用的是借力、是巧劲,四两拨千斤就是这个道理”,这是我听到老人常对他的弟子说的一句话。

    在王小六老人住家的隔街对面,是枣林前街18号院。这是一个周正、典型,外城少见的四合院。如意的门楼,无任何雕饰的灰泥影壁。影壁两旁是两棵根部裸露的粗大槐树。院中的主人是一位被叫作“南城素菜杨”的老人,想必老人年轻时做过饭店的大厨,这一称谓也是多年以后我才知道的。烟酒不嗜的老人是枣林前街东居委会主任,给我至今的印象是和气的笑意常常挂在他的嘴角,显得慈眉善目,我们都叫他杨爷爷。

    一次,我们几个小伙伴抓到一只头小尾大、小眼有神的黄鼠狼。老人对我们说:“黄鼠狼学名叫黄鼬,是益兽,专吃老鼠,它的毛可做上乘的狼毫毛笔,它是不会偷鸡吃的,‘黄鼠狼给鸡拜年’是人们杜撰的故事”,老人给我们讲完,要我们放了它。可伙伴中不知谁的手快,黄鼠狼早已一命呜呼了。我清楚的记得,老人十分伤感的将黄鼠狼的尸体埋在自家的葡萄架下。通过此事,也纠正了我对黄鼠狼的不良看法。

    枣林前街与白广路相交路口的东北角,有一座随垣门的小门楼是董爷爷家。我小时侯,董爷爷已七十多岁了,他家院内东屋曾是中共北平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他家院门楼外西侧是一个公用的自来水龙头,附近邻居们的日常生活用水,洗衣洗菜,都在这里进行。尤其是在夏日的傍晚,邻居们围在水龙头周围,一边洗衣洗菜,一边聊天,互道家中短长、邻里人文趣事。洗菜声、问候声、放水声,扁担与水桶的撞击声的场景交相辉映,奏出一部邻里之间水乳交融的交响曲,那场景像一个集市,真是一道欢声笑语、邻里和睦的街边风景。印象中那水龙头里流出的水特别甘冽清凉。如今门楼不存,水龙头不在,老邻居们迁往四方,只剩一棵原来董爷爷家院中树干斑驳树叶凋零的老枣树,还孤独的守候在那里。

    枣林前街西居委会主任是一位四方大脸,浓眉大眼,鼻直口阔的老人(老人姓氏已记不清了)。老人写得一手好字,字体结构匀称,雄浑有力,风格独特。文革期间,枣林前街西端街道两侧墙壁上的标语,均是老人所为。他的字最大的特点是,在每字起落笔或转折之处形成骨节状。那时我在此街西端上中学,放学之后常徜徉在老人身边,目不转睛的看着老人蘸着红漆,写着敦厚有力的“革命标语”,暗暗揣摩老人写字的笔触和间架结构。

    小时候,我家院子外面是一大片空场,十几棵大槐树长在其间,这里是我们这群半大小子活动的天地。周日每人把大人们的自行车从家里骑出,组成“飞虎队”,在这理想之地上驰骋。由于年少车大,每人采取的都是“掏裆”的骑姿。二十几辆自行车,呼啦啦一大片,你追我赶,风驰电掣,场面甚是壮观。骑累了,就玩定位停车的游戏,以坚持时间最长车不倒者为赢。别车,又是一项游戏。两人或多人的自行车交叉在一块,相互动弹不得,先倒者为输。现在想起当年,感觉比看如今的汽车拉力赛还过瘾。

    如今的枣林前街已彻底改变了摸样,昔日窄小的街道已成为宽阔的大道,街道两旁低矮的平房已被高楼大厦所替代。站在宽阔的枣林前街路旁,眼前车水马龙的喧嚣声淹没了一切,西沉的阳光把街道映照得一片通红,同时也把幽幽影子留在了这里。历史在不断的涌动,在涌动中向我们悄悄地走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枣林前街将会有更大的变化和发展。

 

http://s2/middle/45d4d190t75e5ab7d4081&690                                       拓宽中的枣林前街东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