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霜风落叶小寒天——咏小寒古诗词赏析(二)

(2025-01-04 09:19:04)
标签:

文化

文学

诗词

小寒

赏析

分类: 诗词赏析
霜风落叶小寒天——咏小寒古诗词赏析(二)

    霜风落叶小寒天

              ——咏小寒古诗词赏析(二)

                  川   

 

北宋词人柳永的《望梅·小寒时节》,描写了小寒时节梅花凌寒绽放的英姿神韵,表现了词人爱梅惜梅的情感:

小寒时节,正同云暮惨,劲风朝烈。信早梅、偏占阳和,向日暖临溪,一枝先发。时有香来,望明艳、瑶枝非雪。想玲珑嫩蕊,绰约横斜,旖旎清绝。

仙姿更谁并列?有幽香映水,疏影笼月。且大家、留倚阑干,对绿醑飞觥,锦笺吟阅。桃李繁华,奈比此、芬芳俱别。等和羹大用,休把翠条谩折。

这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一首小寒咏梅词。

关于这首词的作者,有的认为是无名氏所写。但这首词的整体质量很高,虽然比起柳永的其他词,略逊一筹,不够抒情,堆砌过多,但依然不失为一首咏梅好词。故暂且放于柳永名下。

小寒时节,正同云暮惨,劲风朝烈,上片开头三句写小寒的天气。小寒时节,乌云一色,暮色惨惨,雪之将至,狂风猛烈地吹过。同云暮惨,劲风朝烈,只此八字,就写尽了小寒的天气情况,可谓高妙之极。

信早梅、偏占阳和,向日暖临溪,一枝先发,写梅花的先发。守信的早梅,偏又占得阳生和暖之气,向着太阳,临着溪水,一枝最先绽放。梅花向日暖临溪,一枝先发,也是小寒节气的重要特征。

时有香来,望明艳、瑶枝非雪,写梅花的形态。远远望去,只见它明亮而娇艳,本以为它是从天上瑶台飘落人间的雪花,却因它散发着幽幽的香气,故而知道它并不是雪花。词人将梅花比作瑶台银阙下的飞雪,却比飞雪多了香气,真是雪却输梅一段香

想玲珑嫩蕊,绰约横斜,旖旎清绝,写梅花的风韵。词人想象着梅花精致可爱的花蕊,横斜水面,风姿绰约,柔和美丽,清雅至极。词人赞美梅花的玲珑、绰约、旖旎、清绝,将梅花的神韵写活了。

仙姿更谁并列?有幽香映水,疏影笼月,下片头三句写梅花的幽独。梅花仙姿绰约,谁能与之相媲美?淡雅的香气浮动在水面上。梅花被淡淡的月光轻轻笼罩。幽香映水,疏影笼月,与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诗境一致。这里赞美梅花的幽香、倩影,一时无物可比。

且大家、留倚阑干,对绿醑飞觥,锦笺吟阅 绿醑,绿色美酒。让我们留在这里,倚着栏杆,一起举杯,共饮美酒,把诗词写在锦绣纸上。梅花为大家饮酒填词,提供了绝妙素材,在寒冷的冬天,给大家助兴,非常独特。

桃李繁华,奈比此、芬芳俱别,即便是到了桃李花开的繁华时节,如果与眼前这朵梅花相比,它们的芬芳都显得相形见绌。这是通过对比,写词人对于梅花的偏爱。桃李芬芳,人人皆知,可是与梅花比起来,词人仍是觉得梅花更芬芳,更与众不同。

等和羹大用,休把翠条谩折和羹,喻宰辅之职。等到大家担任宰辅之职、国家大用之际,千万不要将翠绿的梅枝轻易攀折。面对古已有之的折梅习俗,词人表现出了怜香惜玉之态。并祝福大家未来前途无量,胸怀浩荡,不会有愁绪,以至于拿折梅出气。

纵览全词,语言绮丽,华贵无比,通过对比,侧面描写,烘托出小寒节气时梅花的神韵与风姿,是为咏梅词中的佳作。

 

北宋词人喻陟的《蜡梅香·小寒天气》,写小寒时节,梅花绽放,闺中思妇,睹花思人,想念戍守边关的丈夫: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搵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

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映月临风处,度几声羌管,愁生乡思。电转光阴,须信道、飘零容易。且频欢赏,柔芳正好,满簪同醉。

这是北宋词人喻陟的一首小寒闺怨词。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早晨的太阳开始变长,锦绣美丽的天空轻笼着阴云,正是小寒时节的天气。晓日初长,说明小寒时节,白天变长,夜晚变短。轻阴,指天空暗淡,似乎要下雪的样子。

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小寒时节,还没有春天的消息,纤瘦的梅花却早早地率先绽放,浅浅的苞,细细的蕊,煞是可爱。梅花最先感受到阳气渐升,春意萌动,故而一枝先发,为报春消息。

搵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闺中的女子正在梳妆打扮,洒抹香粉。想必是上天赋予她的风流标致吧!闺中女子,不但如梅花洁白芬芳、且风流标致,自是人间第一流。

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借问陇头人,的美丽容颜,风流标志,在万里之外,又有谁能寄去给你呢?这里暗用了折梅相赠的典故。南北朝时,陆凯写给好友范晔的诗中,有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句子,表达了对长安好友深深的思念之情。这里则是思妇对于远方丈夫的思念,寄一枝梅花易,寄音容万里难。

一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下片头三句是说,跟平时一样,她早晨画好了新妆,倚靠着红楼,往远处凝视期盼,只见素雅的花朵好像要坠落地上。用梅花欲坠,来衬托思妇内心的思念。此处与柳永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八声甘州》)词境极为相似。

映月临风处,度几声羌管,愁生乡思,夜晚来临,月光映照的窗下,微风拂面,吹上几声羌管,却又使人在忧愁中生出了乡思。所谓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是也。因为丈夫此时正在六盘山戍边,故而很容易由笛声引起思念。

电转光阴,须信道、飘零容易,想想往昔的日子,忽使人顿感电转光阴,岁月如梦,只好相信飘零容易。光阴苦短,聚散匆匆,真如一梦。

且频欢赏,柔芳正好,满簪同醉,不如多寻欢乐,多求赏识,趁着青春正好,风华正茂,插戴满金簪银饰,与人同欢共醉。年华不能白白流逝,与其这样,不如与人纵乐。当然,这可能只是气话,毕竟在那个年代,想如此放纵也是不可得的。不过是一句气话,一句美好的愿望罢了。

纵览全词,语言清丽婉转,情感蜿蜒曲折,心境深层幽远,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以梅花喻人,感情炙热,爱意深远,是为闺怨词中的动人佳作。

 

南宋诗人郑刚中的《送季平道中四绝》(其一),写小寒节气送别友人,充满了依依不舍之情:

霜风落叶小寒天,去客依依马不鞭。

我最平生苦离别,可能相送不悽然。

这是南宋诗人郑刚中的一首小寒节气送别诗。

这首诗写得很流畅,一气呵成,自然深情,一扫江西诗派的严整拘谨、用典繁多的特点,是小寒节气诗中的佳作。

首句霜风落叶小寒天,写送别的时间、环境。霜风卷落叶,又到了一年的小寒节气。小寒时节,正是冰霜来临、风卷残叶之际。

次句去客依依马不鞭,写友人不舍离别。远去的朋友,依依不舍,不忍心挥鞭骑马离开。友人舍不得挥鞭,实则是说友人对自己的依依不舍。这就为下文唤起诗人的离别苦作铺垫。如果快一点走,那么也许离别的悲伤就能减少一点。而友人偏偏舍不得走,这就让送别的情绪郁结心中,到达了一个顶点。 

三四句我最平生苦离别,可能相送不悽然,意思是,平生最害怕离别之苦,可不可以相送的时候不那么悲伤。这两句是安慰自己的话,最害怕离别的诗人,怎么可能不悲伤呢?这是安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希望能够做到快乐道别,唤起一种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豁达共情来。但是诗人能做到吗?显然不能,这正是这首诗最大的魅力所在,明明知道离别苦,却故作豁达状,使得心中愈加悲伤。

其实,诗人不必这么悲伤,悲欢离合乃是人生常态,正如四季轮回一样,该走的人还是要走,该遇见的人还是会遇见。 

小寒节气,阳气渐升,希望每个人心中都能有一道阳光,照见现实的寒凉。以其可能相送不悽然,不如吟诵高适的诗句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祝福远去的朋友,前程似锦,去遇见更好的人以及更美的风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