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卢照邻《梅花落》赏析

(2024-11-28 10:03:17)
标签:

唐代

咏梅

诗词

卢照邻

赏析

分类: 诗词赏析
                      卢照邻《梅花落》赏析

唐朝、五代咏梅诗词赏析(1)

 

   梅花落

       唐朝   卢照邻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梅花落:汉乐府横吹曲名。唐朝吴兢《乐府解题》载:“汉‘横吹曲’共二十八解,李延年造。魏晋以后唯传十八曲。《梅花落》即其一。”宋朝郭茂倩《乐府诗集》说:“《梅花落》本笛中曲也。”

 这首诗由眼前的梅花开放引发联想,转写遥远的塞外征人之情状。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梅岭”,山名,即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古时岭上多植梅,故名。“天山”,唐时称伊州、西州以北一带山脉为天山,也称白山、折罗漫山。“伊州”,今新疆哈密市;“西州”,今新疆吐鲁番盆地一带。诗人看到梅岭的梅花绽放,想到遥远的天山一带寒冷无比,积雪覆盖着整个山脉。“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积雪的地方白茫茫一片,一眼望去像是开满了白白的梅花;而美丽盛开的梅花,其边缘处又像是落了一层积雪,显得更加洁白晶莹。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这两句写梅花的飘落。春天到了,梅花渐渐凋落,飘落的花瓣随风飞舞,片片飞入舞女的广袖中,又混杂着脂粉飘向女子的化妆台。“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几万里广袤荒凉的匈奴之地,笼罩在茫茫白雪之中,春天到了也无从知晓。

  这首诗由梅岭的梅花开放,联想到遥远的边塞,仍然处于严寒之中,忽发奇想,觉得仿佛眼前花似雪,彼处雪似花,于是遥远的空间阻隔便消弭于错觉之中。然而一旦清醒,才想起征人远在万里之外的冰天雪地之中,春天到了也不知何时归来。诗人从小处入手,细腻婉转;但笔锋一转,描写塞外征人,升华了诗的主旨。

 此诗在梅花和雪花的形态颜色相似上做文章,利用这一简单的比喻,构成了两个白色世界的奇异混淆,描绘了一幅美丽奇妙的画卷,读来既新颖又奇特。虽说是混淆的,表面上分不清是梅是雪,但梅和雪的世界却是对立的:即冰天雪地的匈奴地区和婉约柔美的中原地区。

  诗中的“开”字也起到了双关的作用:在北方,雪尚未“开”,“开”指“化开”,指积雪尚未化冻;也指“开化”,即谓边塞地区的匈奴处于较落后的境地,还没有得到中华文明的开化。

 

  卢照邻(约公元635—约689年),字升之,号幽忧子。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博学能文,仕途不顺,一生悲苦。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诵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


(转自王传学《感受梅花诗意美——咏梅花古诗词赏析》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