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争冰雪甜争蜜——咏西瓜古诗词赏析(二)

标签:
文学诗词西瓜赏析 |
分类: 诗词赏析 |

宋末元初诗人方夔的《食西瓜》,生动描绘了人们品食西瓜时的惬意神情与清凉感觉:
恨无纤手削驼峰,醉嚼寒瓜一百筒。
半岭花衫粘唾碧,一痕丹血搯肤红。
香浮笑语牙生水,凉入衣襟骨有风。
从此安心师老圃,青门何处问穷通。
碧绿的瓜皮上布满花纹,像挂着花色衣衫,令人口齿生津;红红的瓜瓤上渗透出红色的汁液,滴在身上,将肤色染红了。闻着瓜香,微笑地吃着西瓜,甘甜可口的汁水浸满口齿之间。一阵凉意袭来,好像不仅是肌肤清凉,甚至是深入骨髓了。这两联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品食西瓜时的惬意神情与清凉感觉。
诗人感叹道:从此以后,我要安心向老园丁学习种瓜技术,像汉代的邵平那样在长安青门种瓜为生,哪管仕途的困顿通达!“青门”,秦朝灭亡后,东陵侯邵平沦为布衣,便在长安青门种瓜为生,其瓜甘甜可口。李白有诗曰:“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古风·庄周梦蝴蝶》)进一步表现了自己对西瓜的喜爱。
元代诗人周权的《西瓜》,描述了西瓜消食解热的效果,及带给人们的清凉感受:
当年传种非东陵,蒲萄石榴来与并。
碧壶深贮白沆瀣,霜刃冻割黄水晶。
豪家宴客侯鲭列,浊酒鲸吞嫌内热。
此时专席荐冰盆,分与风前满襟雪。
诗的意思是,现在吃的西瓜,并非汉初东陵侯邵平传下来的品种,而是和葡萄、石榴来自同一个地方。在白色的雾气中,如同碧绿酒壶一样的西瓜隐藏其中;寒霜般的刀刃,破开西瓜,露出黄水晶一样的瓜瓤。豪门富家宴请客人,陈列着山珍海味,大家饮着白酒,一通大吃大喝,顿时觉得内热难当。此时,主人推出放置在冰盆里的西瓜,大家吃了,个个都感觉浑身凉爽,仿佛身前下了雪一般。
明代词人杨慎的《菩萨蛮 ·西瓜》,描绘了吃西瓜的美妙感觉:
铅华浮沁凉波湿,翠盘分处鸾羞涩。座上水晶寒,天边玉露团。
琼珠容易碎,红子纷纷坠。屈指又西风,霞藤卧晚丛。
这首词虽然写西瓜,却写出了美人的感觉,好像是美人吃西瓜,又好像西瓜就是那个美人,暧昧,朦胧,引人遐想,非常唯美。
夏日炎热,但“水晶寒”“玉露团”却给人以清幽之感,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凉世界。
“琼珠容易碎,红子纷纷坠”,这句其实跟“千点红樱桃”(文天祥《西瓜吟》)异曲同工。也是写出西瓜的汁水四溢。但是这个表达方式,就斯文太多了,简直优雅无比。
西瓜是含水量很高的水果,也是它能够在夏日人气特别高的原因之一吧。
就像佳人的肌肤,浮现出凉意,打湿了水面。切开放到翠绿色的瓷盘里,犹如羞涩的凤凰。看上去就像是寒冷的水晶,吃上去就像团团的秋露。
清代诗人纪昀因罪被发配到新疆乌鲁木齐,品尝到了真正的沙地西瓜,于是写下了《咏西瓜》一诗,表达自己对新疆沙地西瓜的极度喜爱:
诗中写道:这里种出了如同当年东陵侯亲手栽培的子母瓜,在这种西瓜面前,伊州的哈密瓜也别想称雄。吃上一个西瓜,清凉如冰雪,甘甜似蜂蜜,需要再配上性情温和的顾渚茶叶才好。
清代诗人陈维崧的《洞仙歌·西瓜》一词,生动优美地描绘了吃西瓜带给人们的美好感受:
嫩瓤凉瓠,正红冰凝结。绀唾霞膏斗芳洁。傍银床、牵动百尺寒泉,缥色映,恍助玉壶寒彻。
夜深呼碧玉,同倚阑干,月色荷香两清绝。笑问破瓜无,此夜琼浆,须怜取、寸心长热。见手揽、金刀细沉吟,悄不觉红潮,早堆肌雪。
切开西瓜时流出的汁液似深井中涌出的寒泉,那一种清凉,多汁的画面立刻呈现在眼前。月色皎洁、荷香四溢,叫上知己人,依阑闲聊,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古人对西瓜的喜爱都溢于诗词中,通过这些诗词,眼前就能看到那红瓤绿意,心中就能感受到那份清凉美好。愿你在绿意的夏天,吃甜甜凉凉的西瓜,过清凉甜蜜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