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咏仲夏古诗词赏析(三)

(2024-06-30 09:21:03)
标签:

文学

诗词

仲夏

赏析

分类: 诗词赏析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咏仲夏古诗词赏析(三)

      仲夏苦夜短  开轩纳微凉

        ——咏仲夏古诗词赏析(三)

                 川     

 

 唐代大诗人杜甫写有一首《夏夜叹》,描绘了天热烦躁身体疲惫的感受,及对太平时世的期盼: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这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在华州所作。那一年,关中大旱,灾民到处逃荒,流离失所。诗人从洛阳回到华州以后,仍然时时忧虑动荡的局势和苦难的人民,但似乎对唐肃宗和朝廷中把持大权的重臣们已失去了信心。这一年夏天他写下《夏夜叹》一诗,明确地表达了这种心情。 

《夏夜叹》描写的是窗下纳凉的情景,开始两句就是对酷暑的控诉:“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然后就是对清凉的期盼:“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后面就是他纳凉时的情形,接着是由此的所思:关中大旱,灾民流离失所,局势动荡,对唐肃宗和朝廷中把持大权的重臣们已失去了信心。    

此诗起、结各四句,中二段各八句。    

开头“永日不可暮”四句,感叹白日漫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夜晚,酷暑难耐,使诗人的心情烦躁。他希望能够唤来万里长风,疏解夏日的燥热。这几句日暮思风,引起下面八句的夜景描写。    

“昊天出华月”以下八句,描写的是夏日夜凉之景:天空升起皎洁的月亮,茂林上承映着稀疏的月光。诗人感叹仲夏之夜太过于短暂,白日漫长。他的诗真是道出了百姓的心声,夏日的夜晚哪里是微凉啊,只能说不是很热罢了,要是夜再长一些,也许会凉快点儿!他打开窗户,能看到夜色下的细微之物——昆虫振翅飞翔。于是,他便由此联想到生命之体无论大小,都以自得其乐为常情。物情各适,引起下文对征人的关切。    

“念彼荷戈士”以下八句,描写的是夜热之感。诗人由景联想到人,想到那些执戈的士兵,一年到头守卫边疆,想到他们的痛苦,炎炎夏日怎么才能使他们能够洗个澡呢?他们苦于炎热,却只能无可奈何!他们整夜在敲击刁斗忙于警戒,虽然身穿官服,却还不如早日回到故乡。    

“北城悲笳发”末四句乃夜触所闻,伤叹世事。此时华州城北吹响了悲凉的胡笳,鹳鹤哀号着四处飞翔。诗人感叹:这乱世已令人忧伤,再加上天热烦躁身体疲惫,我不禁热切地将太平时世盼想。

诗人期盼着太平盛世。在此时,他似乎对唐肃宗和朝廷中把持大权的重臣们已失去了信心。

 

中唐诗人柳宗元的《夏昼偶作》,写永州夏日的一个生活片断,宛然“一幅山居夏景图”: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诗的首两句,写暑气催人欲眠,于是诗人便靠着案桌沉沉睡去。后两句则言诗人日午时分独自醒来,周围一片寂静,只听见竹林那边传过来的山童敲击茶臼的声音。内容简而意境妙。

暑热使人醉如酒,比喻生动;眠觉而无声,点出夏日午后之静谧;山童敲茶臼,其声远而清脆,“茶”又使人滋生解渴清凉之意,有如“心静自然凉”之语。诗中先展现的是“醉如酒”的溽暑季节,但读罢却呈现一片清境。 

艺术表现上也有可称道处。“醉如酒”,喻南方暑热,用词新新贴切;“开北牖”,看似随意,实暗含精到的诗心:惟开窗,空气通畅,才能在暑气逼人的环境下酣然熟睡,也才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山童敲击声。诗的末两句,以有声衬无声,益发显现了“无馀声”的静谧气氛。这种手法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见到,如王藉之“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杜甫之“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题张氏隐居二首》),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这种有声的宁静不仅赋予大自然以生机和灵气,更给人一种静美、和谐的诗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