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宋代咏惊蛰诗赏析

(2024-03-04 21:56:12)
标签:

文化

文学

诗词

惊蛰

赏析

分类: 诗词赏析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宋代咏惊蛰诗赏析


     一阵催花雨  数声惊蛰雷

      ——宋代咏惊蛰诗赏析

                        川     


惊蛰节气是春意渐浓、昆虫萌动的时节,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吸引着人们外出觅春,感受大自然的新鲜景象。

南宋诗人陆游晚年居住在故乡山阴,惊蛰时节,诗人泛舟湖上,欣赏新春美景,仿佛年轻了不少,乘兴写下了《春晴泛舟》: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首联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写诗人乘兴出游。诗人泛舟湖上,自知年纪大了,便说,不要笑我这个老人也跟年轻人一样爱游玩。江河湖海到了春天似乎也焕发了新的活力,大地春回一切都如新生一般。诗人 面对蓬勃的春意,也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

颔联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写惊蛰节气的气候特征。惊蛰节气到来,春雷萌动,风雨飘摇,整个宇宙就像天地初开时一样,别有一番新的气象。

颈联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描绘眼前的初春景象。波光粼粼的江水漫过了黑色的礁石,纤柔的柳条枝叶泛着嫩黄在风中轻摇。麴尘,亦作麯尘,酒曲上所生菌,色淡黄。借指柳树、柳条。嫩柳叶色鹅黄,故称。

尾联“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写诗人浓厚的游兴。诗人本想到岸边的亭子里歇息,还是不舍得,又划起了双桨,否则,岂不虚掷了这大好的春光。

诗人笔下的春光景色美好,诗人的心情也十分愉快。这真是一首借景抒情的佳作。

 

再看南宋诗人陈棣的《春日杂兴五首》(其一),描绘惊蛰时景,清新明丽;抒写春愁,真切自然:

料峭寒犹薄,阴云带晚烟。

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

日永消香篆,愁浓逼酒船。

为君借余景,收拾赋新篇。

首联料峭寒犹薄,阴云带晚烟,写微风渐暖,大地回温,春寒渐褪,惊蛰节气就像有了人的感情似的,它感受到了春雨的呼唤,感受到了春风的吹拂。

颔联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写春雨一场接着一场,催促着惊蛰节气的到来;和暖的春风,吹醒大地万物,催促着花儿快快绽放。

颈联“日永消香篆,愁浓逼酒船”,白昼开始变得漫长,春日的和暖天气最容易引发人们伤春的愁绪,乘船饮酒,愁意更浓,真可谓借酒消愁愁更愁。

尾联“为君借余景,收拾赋新篇”,诗人感叹道:不如将愁放下,借来这傍晚余景,吟诗作赋,感受春天的新气象吧!

惊蛰送春雨,春风催花开,一缕春愁似酒弥漫,酒化不开愁,不如将这愁放下,尽情去欣赏季节赠给我们的这美好春光!

 

要说谁最先感知惊蛰的到来,那一定是山林田野的花虫鸟兽。南宋末元初诗人陈允平的《山房》,生动展现了惊蛰时节的独特风光: 

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 

此际衣偏湿,熏笼著麝煤。

首联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诗人将四面的窗户全部打开,春风送来海上飘动的云。一幅风雨将至的图景扑面而来。

颔联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几声惊蛰的雷声,带来一阵催促花儿开放的春雨。生动描绘了惊蛰时节的气候特征。雷送雨来,雨润花开,多么清新明丽的景象!

颈联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惊蛰节气到来,但见蜗牛爬过的石凳,留下一串串亮晶晶的涎水;蚂蚁排局布阵,围绕着山台而动。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景。

尾联此际衣偏湿,熏笼著麝煤,诗人没有交代衣服因何被春雨打湿,只写用加了名贵香料的熏笼来烘烤衣物。想必是诗人因观赏美景,流连忘返,而被春雨淋湿了衣服吧。

惊蛰时节,百虫蛰而出,百花在阵阵春雨中,灼灼而待芳华,此时漫步在山间田野,去感受大自然的萌动,定是一件极美妙的事吧!

 

南宋诗人舒岳祥的《有怀正仲还雁峰诗》,写惊蛰时节送别友人,即景抒情,情意深挚:   

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首联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写友人离别前一天两人促膝长谈的情形。夜深了,山中的松涛声,如瀑布倾泻而下。诗人与友人还坐在西斋窗前交谈,回忆往日的友情,彻夜难眠。    

颔联一声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写友人热离别时的环境。惊蛰节后,天边有滚滚轻雷,如同筛子过滤的春雨洒了下来,正是梅花飘落的时候。这个细筛微雨,将惊蛰时节的雨写得细腻传神,恰切地烘托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愫。

颈联“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情形。诗人送别友人,不知不觉走了一程又一程,直到河边,他竟忘了这就是离别地,差点要解舟同去,直到对方笑话他,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对朋友的感情有多么的深挚。归途中,他心中怅然,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地留念朋友。

尾联“临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诗人感叹道:我写下这些,又有谁能明白我的心意呢?望着窗外满眼的绿色,盼望友人早日归来吧。

此诗即景抒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盼友早归的心情,表露无遗。感情深厚,情意真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