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治学胸怀家国——对联赏析(十)

(2022-10-10 10:44:23)
标签:

文学

对联

明代

顾宪成

赏析

分类: 词语赏析
1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40a8d63e07174e408703765261da21b6~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61137859&x-signature=76gJzYihffkdX1bPK66Y6MPcvZg=

             读书治学  胸怀家国

            ——对联赏析(十)

 

明代学者、东林党首领之一顾宪成为无锡东林书院题写了一副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在中国楹联史上,这是一幅著名的楹联。    

无锡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后废。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新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    

作者顾宪成,字叔时,号泾阳,学者称泾阳先生,明无锡(今属江苏)人。万历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后因违帝意,削籍归里。与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feng议朝政,学者闻风响附,形成集团,被称为东林党。后来东林党被昏庸的朝廷镇压下去,顾宪成也因此遇难。有《顾端文公集》传世。    

这副楹联以对读书致用的期望以及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切而被广泛传诵。

上联的风声和雨声既表示自然界中的风雨,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生活中的风风雨雨,生动地描绘了当年东林党人在那风雨交加、国难深重的时代,坚持读书治学的情景,也表现了作者对于学子们学好知识以经世致用的期望。

下联中“家”、“国”、“天下”层层递进,表现了作者作为读书人所具有的强烈的责任感,也明确地指出了他们的学习态度——既要认真读书,还得关心时事,表达了东林党人心忧天下、关心国事的思想。 

联语朴素无华,平中见奇。全联将“声”和“事”有规律地五次重复相对,弥补了“读书”对“天下”的不工整;以“入耳”对“关心”,则工巧异常。此联属于一字反复,上下联节奏点均平仄相对,别具匠心,因而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