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悲喜勿过度山水常亲近——佳联赏析(七)

(2022-09-16 10:51:37)
标签:

文学

对联

宋代

胡舜陟

赏析

分类: 词语赏析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1e826a22481242c6b40eb658e0b492c5~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61137435&x-signature=fgzXjhwMZNEodW1Y7AcrfiolZ/c=

    悲喜勿过度  山水常亲近

            ——佳联赏析(七)

 

南宋名臣胡舜陟有一联句:

人有悲欢头易白; 

山无古今色长青。 

胡舜陟(公元10831143年),字汝明,晚年自号三山老人,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大观三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御史、集英殿修撰、庐州知府、广西经略使等,为秦桧恶,受诬下狱死。秦桧败后追赠少师。有《胡少师总集》六卷传世。

上联谓人有过悲狂喜的情志活动,就容易衰老。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这是人对外界事物的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活动对人起着协调作用,但若七情太过,就会成为致病的因素。 

人有悲欢不仅头易白,如果悲喜不节,还可能危及健康。如何掌握其中的度呢?圣哲先贤给我们有益的启示。《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意思是我们心中产生的喜欢、愤怒、悲哀、快乐等各种情感不会影响到我们对事物的观点,这种状态叫做“中”;表达(对某事物的)观点及情绪时采用恰当的方式,既不会令他人难受,同时又能将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这种境界叫做“和”。这样“守中和”,“和喜怒”,“勿过情”,就会对人大有好处。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a64c547acb9446f3ae50dfdacbadb147~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61137435&x-signature=UnUsErEuRtmB8w+z792YifJEM9o=

下联说山体超越了时间限制,永葆山色长青。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山无古今,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松柏青青,不受令于霜雪”,故“山色不随春老”(宋·吴儆《西江月》)。正因为“山无古今色长青”,所以爱山、颂山、与山和谐相处,成了古往今来人们做人处事的永恒主题。孔子早就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篇)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咏道:“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忆王孙·赏荷》)词人水光山色与人亲,将大自然人情化、感情化了。正是这与人亲,方换得人与景亲,也才能真的领略到大自然的水光山色中的景物美,是从心田深处发出的真诚的赞颂之语。从中我们可以体悟到环境对人的重要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