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佳联赏析(四)

(2022-07-25 09:25:10)
标签:

文学

对联

清代

郑板桥

赏析

分类: 词语赏析
https://image-tt-private.toutiao.com/tos-cn-i-3003/16b4d780abff41308a9a60f925b0c06e~tplv-obj.image?policy=eyJ2bSI6MywidWlkIjoiMzM5MDQ5MjYxMDkzNTczNiJ9&traceid=20220706112347010212192160174D2C2A&x-orig-authkey=5a21e4afda5945d9a206a695e4c78a63&x-orig-expires=2147483647&x-orig-sign=zKICcC0SOxiuLOQPGAWaT0eImNU=

                                       

                                  以物喻人   托物言志

                                                        ——佳联赏析(四)

                                                    川   


 

  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写有一副自题联: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清朝学者、书画家,“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官至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梅、兰、竹、菊素称花中四君子,象征着中华民族所推崇的几种道德标准。联语采用借物言志的手法,借竹、梅象征自己的人格和操守。

 上联是说,竹性坚韧,“死不变节”,但有虚心的品格。竹子的叶尖下垂,仿佛俯首,这是对谦虚形象的赞美。竹虚心异众草,劲节逾凡木。视竹为君,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着墨是最多的。传说苏东坡不擅丹青,却好画竹,并视墨竹为墨君,题诗道:壁上墨君不解语,见之当可消百忧。现代国画艺术家、书法家李苦禅也有赞美竹的对联:“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更虚心。”

 下联赞扬梅无“仰面花”的傲骨精神。梅开常遇漫天雪,却有暗香袭人来。一般梅花的花蕊不向上仰,特别是垂枝梅类,小枝向下垂,开花时花向下,表明梅有“凌寒独自开”傲骨,却无仰面向上逢迎的媚态。

  此联以物喻人,托物言志。抓住竹、梅的特点,展现人的美好心灵。上联“有低头叶”,指竹叶叶尖下垂。竹不倨傲自矜,虚心有节。下联“无仰面花”,指梅花花蕊不上仰。指梅有傲骨,不仰面向上拍马逢迎的骨气品格。

  上联抓住竹之特征,赞誉其谦虚的美德;下联刻画梅之精神,歌颂不奉迎阿谀的正气。中国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倘具备以上两种品德,便可以说是做到了人格的完善。郑板桥题下此联,或有自勉之意。

  联语虽然是咏竹赞梅,实际上是为人写照、为己写照。郑板桥在学术上诗书画三绝,在为人上傲岸耿直,在他身上,后人不是看到了竹的精神、梅的品格吗?

  此联语言朴实,构思巧妙。寓意深刻,对仗精工。堪称佳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