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体育,轻松一些也很好
(2010-11-26 15:18:12)
标签:
转载 |
蹦床对运动员来说,是一个运动寿命较长的项目,国外不少运动员都坚持到30多岁才退役。可是年仅21岁的何雯娜已是一身的职业病:腰伤、颈伤、肌肉拉伤、关节劳损……不光是比赛时会疼,连走路都可能受影响。
“轻伤不下火线”是我们的优良传统,那些带病坚持工作、带伤上场的运动员是媒体热衷歌颂的英雄人物,媒体仿佛也在不知不觉中帮助读者做出了这样的判断:运动健儿有伤病更应该上场,这样才能体现顽强拼搏、不抛弃不放弃的体育精神。在此种语境下,再大的伤恐怕也是“轻伤”,因而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刘翔的因伤退赛才引发了强烈的争议。而在14日的亚运会女子自行车记分赛决赛中,中国香港选手黄蕴瑶在连环撞中肋骨骨裂,但还是忍着伤痛获得了一枚银牌,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专门撰文表示,黄蕴瑶赛后满面泪水、勉力举起鲜花和奖牌的照片,肯定成为香港健儿拼搏史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香港人拼搏精神的印证。
黄蕴瑶实至名归,可我更想知道的是,被撞后继续奋力骑行40圈,怕是会加重伤情,是否会给她的健康状况带来难以弥补的损伤,又会否影响到她今后的职业生涯?这不是我的多虑,而是有着一些先例让我不得不担心。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跳水冠军孙淑伟,在20岁时便不得不退役,就是由于视网膜穿孔这一跳水运动员常常会遇到的职业病。有着“亚洲女飞人”之称的百米名将李雪梅,也是因为“跟腱末端病”一直没有得到很好恢复,最终不得不选择退役。
体育之目的是健身,倡导不断超越人体极限以及拼搏精神的体育竞技,难道不应以对参赛者伤害最小化为前提?运动员们不论是抱着为祖国荣誉而战的崇高使命感,还是出于个人化的为实现职业理想摘金夺银,都不应该竭泽而渔。倘有伤病,又何必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参加比赛?不以成败论英雄,这是体育精神的真谛,也是高远的精神境界。
何雯娜们,受伤了就好好调整休养,备战下一次比赛吧。体育,轻松一些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