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苏联著名画家莫依谢延科的绘画作品(附多图)

标签:
图片军事文化教育历史 |
因疫情宅家整理旧书,翻出这本10年前买的《俄罗斯经典绘画·莫依谢延科》画册:山东美术出版社出·全山石主编。莫依谢延科是我当年最喜欢的画家之一。
我们4人就随大陈妻的演出,用约1周走了三个水乡景点。其中一天刚好遇到全山石带着浙美学生也在写生。因都在画油画写生,全山石还带我们去住地看了学生的油画习作····
近期许多人批评了全国美术年展入选了大量是画照片的绘画作品,这种倾向既有违美术主旨,也导致画风缺乏审美而显平庸。这里,让我们看看莫依谢延科当年的这些作品,看看其个性鲜明的创作风格。而全先生编的这本画册,可谓是国内介绍莫氏最好画册,且全山石也曾有军史主题画的经历。他选莫氏作品最为恰当。
留校后不久他主持了该校油画系军事工作室。如你熟悉相关时事就能明白:能接军史画创作定单的,是种什么样的荣誉!




1970-1973年创作的《胜利》用两个战士形象来概括,苏联人民在付出巨大牺牲取得卫国战争胜利的复杂情感:画中远景是德国的国会大厦,胜利与牺牲并存!画面深褐色基调显得异常凝重。
苏联在1960年代初因思想解放而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军事题材文艺作品,除美术外还是全景小说《围困》、电影巨片《解放》、多地的纪念卫国战争大型雕塑等等,而我们现在常见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只是鲍·华西里耶夫战争系列中的一篇。其实他的《未列入名册》更有震撼人心的战场描写。要知道,苏联卫国战争期间1920-1926年出生的男性有近90%没从战场上回来!如果仅看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那几个女兵故事,你真认为能增进对那段历史的了解吗?只有当看过《未列入名册》这类小说,你才能明白:是爷们,应该看什么样的战争文学作品!
当然六七十年代的苏联军事文学不仅仅有描述战场,还有许多深刻揭示人性的,除众所周知的《一个人的遭遇》外,还有《活下去,并且要记住》这样描写战争边缘人的文学作品。而这在斯大林时期是不可想象。
这里不能多写了,本文已经太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