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历见证:“文艺复兴三大杰作”之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2018-09-23 09:34:01)
标签:

图片

历史

文化

旅游

收藏

  从一定意义上说,任何收藏品都处一个逐渐消亡的过程中,不可能永世长存即便精心收藏与维护,只是延其寿而已。在此笔者仅以亲历见证中“文艺复兴盛期三大杰作”之现状,说说这一严酷的事实。

   现人们常说的“文艺复兴盛期三大杰作”指的是拉斐尔的《雅典学院》(藏于梵蒂冈博物馆),米开朗琪罗的《最后的审判》((收藏于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和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现藏于意大利·米兰·圣玛丽亚修道院·食堂内),其共同特点是,都是壁画。http://s13/mw690/001hgOhZzy7nO2nhzR20c&690         图是"三大杰作"中保存状况最好的,藏于梵蒂冈博物馆二楼的拉斐尔画室里的大型壁画《雅典学院》http://s7/mw690/001hgOhZzy7nQvrLYpwf6&690    上图是教皇克里门七世1534年委托米开朗基罗为西斯廷堂祭坛所绘制的大型壁画,此壁画又分两部分,在穹顶上的是《创世纪》;在教堂祭台后方的整片墙上就是《最后的审判》。http://s3/mw690/001hgOhZzy7nQvmWIWm02&690《最后的审判》尺幅巨大,绘有400多人物,他们都有现实和历史中的身份。该画主题是:在基督的时刻,他审判生者和死者,被免罪的人才能到永生。

而达芬奇所创作的《最后的晚餐》在“文艺复盛期三杰作”中,在世人眼中最为神秘的。这其中除达芬奇因《蒙娜丽莎的微笑》等为更多人熟知外,美国人丹布朗撰写的畅销书《达芬奇密码》和因此拍成的悬疑惊悚大片,这些都给达芬奇的绘画作品增添许多神秘色彩。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部虚拟发生在卢浮宫的谋杀案电影,是梵蒂冈教廷唯一并强烈抵制的电影!凡此种种,这些都使达芬奇画作的社会影响更为广泛。而就为此,笔者特别说说对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观感。

 到访过意大利与梵蒂冈的游客,大多见过《雅典学院》《最后的审判》这两幅壁画,而唯有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是许多游客不曾见到的。这是因为《最后的晚餐》所藏较偏僻的修道院,且每天限制参观人数,上下午分批接纳观众,一天总共才接待四五百人,每批约20名观众,在昏暗现场只停留15分钟,并不许拍照片。(注:在参观此三杰品中,唯拉斐尔《雅典学院》是现场允许游客拍摄的,《最后的审判》也不允许拍摄)http://s2/mw690/001hgOhZzy7nQCnIwYF01&690        米兰市的圣玛丽亚感恩教堂和多明我会修道院,距离米兰火车站大约四到五公里,达芬奇的著名壁画《最后的晚餐》就在院内底层食堂大厅内每天限制人数参观,要参观最好是提前预订。而我们现在看见的建筑在二战时大部被毁,战后进行了修复。http://s7/mw690/001hgOhZzy7nO2VDtume6&690     笔者到访修道院为对《最后的晚餐》进行拍摄,在参观前就准备了方便隐匿、高感好的索尼小相机,并设好参数,进入昏暗现场后乘管理员不在意时拍得了清晰图片和完整视频。而看到此画时,笔者马上意识到,这画已基本上被毁了。原画经各种变故与许多次的“修复”后,早已面貌全非!http://s1/mw690/001hgOhZzy7nO4uRJrG20&690                                 这是在现场修道院的会院食堂现场拍摄的《最后的晚餐》原图http://s10/mw690/001hgOhZzy7nO4t2Xfbd9&690                                                                           《最后的晚餐》画面中心局部http://s2/mw690/001hgOhZzy7nO33pdXb91&690       《最后的晚餐》细部描写。院方陈列出的研究资料称:现画面上只有20%是当年达芬奇手绘上去的颜色及笔触。且还不是均匀分布·····

此画据称是达芬奇在1495-98年绘制,画幅4米20X9米10,取材《新约圣经》:耶稣到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犹太教祭司想要抓耶稣,门徒犹大就向犹太教祭司告密“我能把他交出来,你能给多少钱?”祭司出价30块,并约好现场时以犹大去吻耶稣来示意。逾越节时,耶稣与12门徒坐一起共进晚餐。他忧郁说:“你们中有人要出卖我了!”门徒们闻此言或震惊或紧张或掩示···

    画中人物神情刻画细微(但现已感受不出细微),构图平衡,被认为是达芬奇与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作品。此壁画在米兰圣玛丽亚修道院的食堂中。这座天主教建筑包括教堂和一修道院的因会院。现修道院因此画而著称于世,并被列为世界遗产。http://s7/mw690/001hgOhZzy7nO34Xywm66&690       二战中的19438月,修道院和会院遭到英美联军的飞机轰炸,会院食堂大部分被毁,但幸运的是《最后的晚餐》所在的这堵墙得以幸存(见上图)。 http://s2/mw690/001hgOhZzy7nRTFofpT31&690                                  图为二战时修道院被炸后的现场照片http://s13/mw690/001hgOhZzy7nO587DZi1c&690                         这里的图片是修道院在门前向参观者介绍情况的告知。   

在参观后,笔者又细看了修道院内对此有关情况的专题介绍材料,从中获知, 达芬奇此画早前就有许多先天不足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达芬奇当时是油彩与蛋彩的混合颜料绘图的,主要是以鸡蛋清为调色剂,这样画面色彩很薄。在此画绘成五十年后就因地处底层的墙壁潮湿而开始出现了严重的剥落。修道院为此对此画进行修补了多次。与此同时,1652年,修道院在墙上增开小门,将画中耶稣与三个门徒的脚截去····  1796年拿破仑的法军占领米兰,此大厅被军方当马房使用······ 1943年二战时,米兰又遭遇到盟军飞机轰炸,所幸食堂没被全毁,战后修复建筑才重新接纳参观。

而早期的修复由于认识和技术手段所限,不当的修复措施更加重了此壁的问题:如用石膏来加固壁画的底子,用不当油性材料来修改画面颜色····· · 这些都对此画造成了二次伤害,即便今天,此壁画还仍在被不断“修复中”。但谁又能说,在日后有了更新的技术手段与专业认识后,后人对现今之“技术修复”会提出怎样的批评?其实,最好的保护当是避免打扰原作,但现在《最后的晚餐》面临着的各种严峻问题是,已不容人们束手无策地旁观其“病情”发展·······

综上所述,无非是想说,历史传承下来各种珍贵文物,其实都无法长生不老。在用保护和现代修复技术,与时间争夺珍贵文物的竞赛中,人类永远处在下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