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昔日记忆:五原中学武康路小学淮海中路二小,和今日街区新人文景观

(2017-05-22 19:04:11)
标签:

教育

图片

文化

旅游

房产

分类: 昔日武康路与五原中学

标题上这三所学校昔日都在武康路上,但现全都从徐汇区中小学名单上剔除了。近日里,昔日这三所学校的小伙伴再次汇聚,一起走访这些共度青葱岁月的旧址。往日的记忆即如潮水,如潮水般涌来····

http://s7/mw690/001hgOhZzy7bhblVwi2c6&690

这是一张在小伙伴中充满争议的照片:有人说,这是昔日武康路小学出操时的照片。该校址早已被拆建成一居民区。但笔者记忆:操场有固定大喇叭和专门广播台,出操时哪会将电喇叭放破课桌椅上?许多童鞋以为,这应该就是昔日校园,至少是高度相似。(注意图中操场外的欧式洋房,这是当年的环境标志) 

   当年这片街区就两所小学,校舍条件较好的属淮海中路二小,其前身是著名的民办世界小学,原校址建筑可称豪华,这片地区里诸多达官贵人家孩纸多在该小学就读,该校礼堂就是现武康路“老房子艺术中心”。(注:如有对此兴趣要了解更多情况者,可点击与此的相关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d12f930102wlfx.html,看《亲历见证:昔日武康路上的中小学》一文

 

 http://s11/mw690/001hgOhZzy7bhbt5y0qaa&690

上世纪60年代,在武康路小学求学的孩纸多来自干部或知识分子家庭,当然更多是普通百姓家子弟。其居住地多是武康路、兴国路、泰安路、湖南路、淮海中路、天平路、宛平路、高安路等。多年后,出自武康路小学而成社会时尚名流者不少·····这也成了昔日小伙伴们茶后饭余的谈资。

笔者在武康路小学三年级时转去外婆家接受管教,后又转回淮海中路二小继续求学。淮二小学的孩纸来源更广,除同样覆盖武康路小学学生居住地外,还有来自永福路、常熟路、华亭路、余庆路、华山路、复兴西路、长乐路、衡山路、乌鲁木齐路、五原路等处的小盆友。

在这两所小学里,许多小盆友也是淮海中路1754弄·淮中幼儿园,或复兴西路53号幼儿园知根知底的同伴。这里还真得说说当年这块街区上幼儿园设施:都在清一色的花园别墅里。除园内环境较好,面积充裕外,还有诸多周边公务单位的花园可用:老师常带几个班的小盆友去淮海中路1517号(段祺瑞·盛宣怀沪地故居·时年为上海高教局办公地)花园别墅,和淮海路与乌鲁木齐路的现美领馆大花园别墅(时年上海妇联办公地)里去玩游戏、看园林风景与园内西洋雕塑,哪有现在公务单位的高墙与森严戒备?

而这片街区中条件最奢华的幼儿园当属是南空幼儿园(现南鹰大酒店 淮海中路1728号)。当时大院内约十栋独立的花园别墅,颇大别墅的每个班占一栋(全托班),楼下是活动区楼上休息。这样的幼儿园,现恐怕再也见不到了!而这三个幼儿园,如前所说的三所中小学一样,也全被改作它用!之所以改用途无非是字作怪。

http://s8/mw690/001hgOhZzy7bhbz9ydN27&690

  武康路五原路口上的五原中学(见上图·旧址)看似普通也不普通。当时上海三号首长马天水女儿就在此校就学,市各部委办和区干部子女更是不稀奇。笔者所在班就有多个徐汇·长宁区领导家的娃。五原中学现改为了幼儿园,黎明中学也已改为它用。昔日这些中学童鞋也都已离校多年,但相关故事却未完,有些亦成为这片街区的“新景观”。

http://s3/mw690/001hgOhZzy7bhbCWLia12&690
   如这栋湖南路280弄口多层公寓楼里,昔日多位武康路小学、淮海中路二学、五原中学、黎明中学小盆友家的住址。小H童鞋家就住该楼内X层。

 武康路小学后升中学,H童鞋去了安福路上的黎明中学(五原中学与黎明中学几乎是背对背)。中学毕业后,H先去“徐汇区起重安装队”。当年是家大集体单位,同样是黎明中学毕业的范明童鞋也在此上班。此外,该安装队里有不少是这片街区上中小学时的童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徐汇区起重安装队有意从服务公司向制造公司转型:筹备建设成为生产液压起重机械装备的公司。范明童鞋随之成为了技术资料管理员。但最终因为技术和人才不足等原因,这家单位没支撑不久就停产歇业····

http://s5/mw690/001hgOhZzy7bhbFYmbi24&690

  图片说明  现这片街区常有旅游团来游览,行者往往是看墙上纪念铭牌“按图索骥”怀旧。其实,近年这街区也已产生了许多新版的人文故事与景观。

http://s6/mw690/001hgOhZzy7bhbMeHK5c5&690
    如湖南路上这栋不十分起眼的小楼,里面有增配给上海作家王安忆的寓所,其与邻居合用该楼。

 虽说笔者不怎么喜欢王安忆小说,但王氏得奖作品,从长篇小说《长恨歌》到短篇小说《发廊情话》都曾细读。因长年同处相近居住地,笔者很熟悉王氏先前与母亲茹志鹃同住的愚谷村(静安寺附近),和她自己所居的湖南路·武康路的这小楼(淮海路附近),所以常能感受其小说人物所处环境的细微差别。就像王氏自己在小说里所说的:静安寺地方出来的与淮海路的女人,是不一样的。

或许,看过张爱玲昔日沪上旧居后,能更方便感觉其笔下人物的气息。那么,品王氏小说中的上海味道,是不是也该感受一下王氏居所的环境氛围呢?

http://s1/mw690/001hgOhZzy7bhbRGqWI00&690
  现在许多人看铭牌才知道五原路上有个张乐平故居,但许多人不知此旁还有位上海时尚女作家·卫慧在沪文学创作旺盛期的居住地。
卫慧1995年毕业留沪后曾有过一年内16搬家的经历。而在沪真正扎下根,是她花20万在五原路372 8号买下一居住物业:租赁房,非完全产权,面积20多平方米。卫慧将此一间房为书房兼客厅和卧室,并有个自搭小阁楼。居住此地正是其文学创作的旺盛期,期间创作了多篇反映她“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感受的小说。”在此居住约3年后(2000年)她又搬离此处,迁往他处。

  她在五原路居住时的重要作品《上海宝贝》出版后社会影响不小。邻居小姑娘也是个文学爱好者,卫慧出于“鼓励青少年文学爱好”之心,赠送一本自己的文学作品给邻居小姑娘。小姑娘很是高兴。但小姑娘妈则很不乐意有这样出格前卫的“文学熏陶”,即将此赠书没收后“精心保管”了起来·····http://s16/mw690/001hgOhZzy7bhcq7q7tdf&690      这是昔日小伙伴珍藏的,当时由我用家中120相机为其拍摄的照片:主题是仨人同游长风公园。图三右一我们班的班长、团支书,其品学兼优,得全班真诚拥戴和喜爱;建平兄则是俺幼儿园一起光屁股长大的兄弟····如此旧像片我自己早就没了,多年后还能在昔日童鞋处再见这些照片,感觉真是非常刺激!

http://s14/mw690/001hgOhZzy7bhcytJA9ed&690

这是一摄制组在湖南路的福园弄堂口拍外景,注意车门上安装有拍摄用载具。俺在园里昔日熟人不少,现俺所在高校同事cenpin就居住在此····福园的轶事如要编小说,能说上三天三夜的故事。 福园如此,其他寓所在快速的时代变迁中,也有其各自丰富的“阅历”。

 

本博主的其他相关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d12f930102wuxq.html·

纪实图文·昔日上海作家和“文青”居住物业情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d12f930102wwqs.html

                 评说张爱玲离沪前和旅美后的经济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