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访“贝氏建筑设计”·六朝博物馆

(2017-03-28 14:00:28)
标签:

旅游

图片

文化

历史

教育

分类: 国内游

 南京新建了六朝博物馆,听说是贝聿铭设计,所以有机缘即赴南京,但去后才知道,这是其子贝建中的设计·····馆址在长江路总统府旁,围着走一圈后深感失望。馆址面街只一进口,其余全萎缩在“豪华酒店”后,馆址根本谈不上有啥外观设计。听说贝建中在设计此馆时曾到此考察,并“就设计理念和建筑风格与文物局达成一致。”

http://s10/mw690/001hgOhZzy79R7e8CaRb9&690
  但笔者现场观感是:要说它是酒店,我信。但说这是个有“设计理念的博物馆”,恐怕没人信。说到底,为商业利益,把博物馆外景空间全挤没了。一个大城市竟如此规划自己的历史博物馆,大概全世界就独此一例!啥酒店不能建别处?

http://s9/mw690/001hgOhZzy79R7K1hfGc8&690
  走进这的2万多平米馆内(造价2.5亿元多),空间布局也颇为平庸。询问工作人员得知,其真实造价数倍于此!唯见陈列布展多有创意,才使该馆有些灵性。

http://s12/mw690/001hgOhZzy79R7MPnhpdb&690
  如图中一陈列:用软绳平行悬挂起诸多支箭。但,这里的平行并无焦点,但似有“众矢之的”的目标;众多箭镞,是静止装置,却给人以速度之感。面对这“静”中生“动”的陈列,笔者想:众人今日对过往的历史,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重重错觉?

http://s9/mw690/001hgOhZzy79R7P0cK468&690
  此外,在展厅陈列中着意采用传统文化中的园林元素和文化符号:少墙体而以竹·荷叶·布幔来间隔空间;加之光影效果,让人移步换景····这些都似老贝的常用手法。

http://s1/mw690/001hgOhZzy79R81nxsYa0&690
  笔者这些年各地行走,特在意贝聿铭的设计建筑。其作品最引人注意的是1986年的香港中银大厦,还被演绎成港岛上的“风水战”。说此楼如柄三刃钢刀,锋芒直逼港督府,驻港英军和汇丰银行大楼,并还真造成了创伤性后果!汇丰不得不架起像炮的吊臂来“硬对抗”,港府则采取“措施”以柔克刚来破招···

上图说明:图左中银香港大楼,图右为汇丰银行大楼,汇丰银行大楼上左角有似两个大炮,实为吊臂架,是专为破风水之用的设计。中间这大楼是李嘉诚后建的,此楼在风水上说是能避开中银与汇丰两者间针锋相对的矛盾。

http://s4/mw690/001hgOhZzy79R98EivFd3&690
           图片说明  苏州博物馆  贝聿铭祖籍是苏州。为此苏州市特邀老贝设计此馆

2004年港岛刚开放自由行,笔者就登岛由亲戚陪着去中银大厦将里内都走上一遭。之后数年,笔者又把老贝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中银北京总部、卢浮宫增建空间·玻璃金字塔等访遍····至于他的设计成名作: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肯尼迪图书中心、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西馆等,也已在近期的寻访规划中。有了这些优秀作,老贝设计就不再竞标,特约委托都忙不过来,如中国驻美大使馆,澳门科学馆····

http://s13/mw690/001hgOhZzy79R9dkwYAfc&690
    图片说明  波士顿·肯尼迪总统图书馆 ,这是贝聿铭早期成名作品之一

老贝的这些公共建筑设计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多三角几何造型,常有几何形坡顶设计,将自然光透过结构形成光影,营造独特效果。“让光线参与设计”,是老贝名言。

除“光线魔术师”标签外,老贝还能将建筑内外空间巧妙串连,使其设计的建筑能与不同地域文化交融。老贝最新的设计作品是“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注:馆址在卡塔尔·多哈。2014年落成·下图)http://s6/mw690/001hgOhZzy79R9w5ZBz85&690

  http://s12/mw690/001hgOhZzy79R9ygN5x5b&690

    图片说明  这是卢森堡大公艺术博物馆,前为博物馆昔日的古建筑,后为贝聿铭设计的新楼。这新楼是不是有点眼熟?

http://s13/mw690/001hgOhZzy79Rb4A0K8ac&690
图片说明   新建的中国驻美大使馆。其主要造型特征与前图中的某些建筑是不是有些相似之处·····

http://s16/mw690/001hgOhZzy79RbUWcEL1f&690
图片说明   这是老贝设计的中银北京总部大楼。贝聿铭的父亲曾是早年中银的高管。

   但老贝也有弱点被人批评:这些年设计基本套路变化不多,看多了让人感觉已无新意:多个建筑设计的公共空间多相似之处,建筑外形上似同一原型的不同变体,多顶着一高台似的四边形或六边形化,但又好像契合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

说到这里,笔者想起一新建在上海嘉定的保利剧场,这是一现代建筑设计鬼才,安藤忠雄(日本)的设计作品。(见下图)可能许多人不知,安藤有“清水混凝土诗人”之誉,其设计抽象简约之时,还特别注意建筑空间和光·影艺术效果。这点贝聿铭很像。最特别处是,在建筑设计这样一个充斥学院派精英的队列中,安藤只是个没进过大学门的自学者。或许有人问,安藤是如何学设计的?安藤的解说是:“旅行是我唯一重要的老师”用自己五官来感知建筑空间细微差异是最为重要。所以,安藤至今仍用长时间去穿梭各处大街小巷,去搜寻灵感和禅意····

http://s5/mw690/001hgOhZzy79R9SA10w04&690
  图片说明  安藤对自己设计的保利剧场评价是:这是我在中国“设计作品的最好体现”。但这个建筑与安藤其他作品有太多不同。最大的区别是,此前安藤设计多为小型建筑,但这剧场绝对是个体量巨大的公共建筑。

所以,朋友,您在外出旅途中也别忘记学习。我们之所以在此要把安藤和贝聿铭放一起说,是因为:安藤忠雄是一个屌丝逆袭的传奇故事;贝聿铭,则是一个富二代的成功人生。但他们的设计作品,都是我等人生旅途中的亮丽风景,在我等路过时可别忽略了它们的存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