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走看看--二(4)

(2024-11-13 20:46:09)
标签:

旅游


天津(4

 

离开“天津之眼”沿着海河的东岸往回走,经过金钢桥来到了海河西岸,沿着张自忠路一直走到天津古文化街区域。

第一个进入镜头的是始建于明朝的道教庙宇玉皇阁:

走走看看--二(4)

走走看看--二(4)

走走看看--二(4)


玉皇阁是天津市内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建筑之一,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海河三岔河口,濒临海河,站在二楼回廊中可凭栏远眺,俯瞰海河及三岔河口的美景

玉皇阁的原建筑群落十分庞大,由旗杆、牌楼、山门、钟鼓楼、前殿、八挂亭、清虚阁、南斗楼、北斗楼以及三清殿组成。其中清虚阁是庙内的主体建筑。但到了近代,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玉皇阁的建筑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现仅存的清虚阁是唯一保留下来的明代建筑,所以现今仍然沿用着玉皇阁的名称。玉皇阁大殿中供奉着玉皇大帝。

玉皇阁两侧有祈愿树,树上挂着很多许下了良好心愿的红布条:

走走看看--二(4)


往西南行走,到了玉石城:

走走看看--二(4)


道路两侧都是相关的商铺,但好像很冷清:

走走看看--二(4)

走走看看--二(4)

走走看看--二(4)


建在二楼的“哏儿都”相声茶苑,台阶上的红色吸人眼球,这个绝对是天津特色:

走走看看--二(4)

走走看看--二(4)


又一天津特产杨柳青年画:

走走看看--二(4)


有着精美做工的牌坊和一片红红的灯笼:

走走看看--二(4)

走走看看--二(4)


店面虽小,但名声大大的“泥人张”:

走走看看--二(4)


津门老戏楼前的广场上是定制的亭子式摊位,应该是摆卖食品类的,只是冷清清没人:

走走看看--二(4)


广场的另一侧是正在修缮中的天后宫,宫前的两根幡杆有着高大的基座,长长的幡杆直插天空,顶端安装着避雷装置。不仰头看不到杆顶:

走走看看--二(4)

走走看看--二(4)


通了电的模特,机械地前后推动滚轮像是在辗压装进香囊的药材:

走走看看--二(4)


相声茶馆不停息的喇叭广告有点烦人,但这就是天津特色:

走走看看--二(4)


作为津门十景之一,古文化街主街全长680米,实际上就是一条商业街。但由于定位好,大部分店铺主营传统的天津手工艺品或者特产,所以充满了古味和天津味,具有浓厚的天津本土文化气息。有津门故里之称:

走走看看--二(4)


 

游览了古文化街后,我们又冒雨前往附近的孔庙参观。

天津孔庙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清雍正九年(1731)天津升为府,改为府学,并另置天津县治。雍正十二年(1734)在府学西另建县学,从此天津文庙有二,即府庙与县庙,两庙并存,其布局结构大略相同。由牌坊、礼门、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和配殿等建筑组成:

走走看看--二(4)


东西两侧各有一古老而颇富艺术性的过街牌楼,在横额上分别刻着德配天地道冠古今金黄大字,这是对孔子至高至上的颂词。在两根高大的木柱上,通过3层横额和雕龙华板,由一攒攒制作精巧的斗拱,支撑着3五脊六兽的庑殿顶。这种二柱三楼式木结构造型,也是我国现存牌楼中所罕见的。

这是东侧的德配天地牌楼:

走走看看--二(4)


下马碑:

走走看看--二(4)


现孔庙改称为天津文庙博物馆,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是天津市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

走走看看--二(4)

走走看看--二(4)

走走看看--二(4)


府庙的棂星门在修缮中,其后面是大成殿,大成殿是文庙博物馆的主体建筑,位于全庙的中心。殿内供奉着孔子及孟轲、颜回等四配十二哲人的牌位,显示出孔子之学后继有人,学子济济一堂。旧时每年的祭孔活动都要在此举行,它是整个祭孔活动的中心:

走走看看--二(4)


棂星门和大成殿之间的左右两侧有许多高大的石碑:

走走看看--二(4)


这是县庙的棂星门,棂星门是一座巍然挺立着四根冲天大柱的牌坊。传说棂星是天上主管文教的神灵,通过棂星门,就可以得到神灵的保佑:

走走看看--二(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