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闽东南(十四)

标签:
旅游 |
按计划,在泉州的第二天我们要游览开元寺、府文庙、清净寺、真武庙。原来还要去看看天后宫的,但妻觉得在妈祖故地看了很多了,那就放弃。
泉州就像是“世界宗教博物馆”,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寺、观、院、堂等古建筑古迹遍布古城。我们所要游览的就是佛、儒、伊斯兰、道教在泉州最经典的地方。
依旧是坐头班车从火车站出发,到西街吃了早餐后从开元寺西门进去游览,开元寺免门票:
开元寺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泉州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寺庙。被誉称为古城的独特标志和象征。
寺庙墙上古时候的浮雕,很具艺术感。特别是那麒麟更是活灵活现:
开元寺东西两侧各有一塔,与大雄宝殿成“品”字形布局,两塔均为仿木构八角五层楼阁式石塔。它们高40多米,是我国最高的一对石塔,也是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
这是西塔“仁寿塔”:
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初为七级木塔,后多次重修为石塔。现在的石塔为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至嘉熙元年(1237年)重建,先于东塔十年建成。塔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
东塔“镇国塔”:
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现在的石塔为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至淳佑十年(1250年)间重建,高48.24米。东塔在1997年入选为“中国古塔”邮票四图案之一。
据介绍,两塔每层外壁石像各有不同,东塔有诸天神将、罗汉、高僧、
菩萨、佛尊等;西塔的人物雕刻有金刚神将和罗汉、高僧菩萨,但没有佛像,另外,竟然出现了梁武帝萧衍、印度教有胡子的男性观音和孙行者形象。
东塔须弥座的束腰部分,嵌有37方佛传国的辉绿岩浮雕石刻,描述的是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等;而西塔须弥座的束腰部分则是40幅花卉鸟兽图。
东塔旁有双塔抗震史话石碑:
在东塔的边上有一高台,上面有1952年泉州政府所列两塔高度的说明石碑:
这石头上的心字,大大的一点掉在了心外,是否告诫我们:凡事莫上心头?
来到了拜庭,牌子上明细地作了介绍,拜庭是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动所用:
拜庭一旁的重点文物保护石碑:
石碑边上是一棵数百年的老榕树:
拜庭东西两侧是郁郁葱葱的古老榕树,根须盘旋深深扎入大地、苍劲有力。榕树下排列着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
拜庭正中还竖向摆置着香炉、石雕焚帛炉和宝鼎,据说中间那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炉最为珍贵。
最靠大雄宝殿前的两侧是两座南宋时期石塔,通高5.48米。塔下部为石砌锥形台基,上部两层四面浮雕。第一层每面刻四个坐佛像,第二层则四面浅龛,内刻佛教故事图案。顶部四角向上竖起,环卫塔刹,上面雕山花、蕉叶、祥云、人物图案:
一座石塔地面有泉州人民委员会立的石碑,上书“宋代二塔”,基座上有捐建人及相关事项的记录。
大雄宝殿又名桑莲灋界:
当看到这个四字匾额时当真是一头雾水:四个字只认识二个,自然不知其真实意思了。回家后请教度娘才知其义,桑字的三个“又”被改写成三个“十”字了,“灋”是繁体中也比较少用的字是“法”字。“桑莲法界”,顾名思义,那就是桑开白莲的佛法胜景,解释了开元寺桑树开白莲的典故。
由于时间尚早,大雄宝殿还没开门,我们就离开了。
甘露戒坛在大雄宝殿后面,戒坛是古代佛教僧侣受戒的地方。始建于北宋的甘露戒坛与北京戒台寺、杭州昭庆寺是中国仅存的古代三大戒坛之一: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是弘一法师的《送别歌》。前几年妻在弹电钢琴练习此曲时就对弘一法师的经历感兴趣了,平时也多有谈起,在清源山弘一法师骨灰塔游览时又多了解了一些。看到开元寺这里有法师的纪念馆自然还要去参观的,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是这样结合的。
弘一法师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由绚丽至极归于平淡清寂的典型人物。法师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晚年多居闽南,与泉州因缘尤深。因此在法师故居开元寺的尊胜院,设立了弘一法师纪念馆,陈列法师生平书画著作手稿及诸遗物,展现了弘一法师的生平事迹:
我们比较仔细地参观了陈列的文物,选择性地拍了几张照片保留:
从西门走出开元寺后,沿新华路向西行600余米左转至新门街、涂门街又走了一公里多到了府文庙。
泉州府文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府文庙就是学府和文庙结合在一起的建筑。
抬头就见六柱五楼,顶盖琉璃瓦的闽南风格牌坊,额枋上写着“文庙”,侧枋上写着“德侔天地”、“道冠古今”:
走过牌坊站在小石桥上往前看,文庙广场巨大的灯架旁有市民休闲健身,广场两边高大的榕树上都挂着红灯笼:
走过石桥见桥头立着一块碑写着“洙泗桥”,时间是“嘉靖乙卯年”,那是明代的老桥了:
走近文庙见还没开门,有几位游客也在等候。广场靠近文庙处路面在施工,工人们在忙碌着。
这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
还有禁止摆摊经营的石碑,看来占道摆摊经营是历史遗留问题,嘉庆的城管就有驱赶摆摊小贩的任务:
有一座石碑字迹模糊,似乎是功德碑吧:
时间超过8点半了,可还没开门,有游客议论起来了。旁边一位在施工的工人朝着告示牌手指点着,我低头看去看到了周一闭馆的条款才恍然大悟:当天正是周一。只能无奈地离开了文庙,随手对着红墙黄瓦的建筑拍了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