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闽东南(七)

标签:
旅游 |
车到莆田出站后就到已预订的华丰宾馆入住。这是火车站外景:
在莆田主要是去湄洲岛游玩,要乘坐从火车站出发的公交车到文甲,然后摆渡进入湄洲岛。所以预订的宾馆也在火车站附近,这样方便来回坐车。
原计划到莆田后可以去位于市中心文献路中段的古谯楼看看,但妻觉得有点累不想走了,于是作罢。
莆田古谯楼始建于北宋,现存古谯楼建筑物是清嘉庆八年(1803年)重修的。古谯楼是莆田的地标性建筑,也是福建省仅存完整的一座鼓楼,也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鼓楼之一。
做功略时查到莆田火车站到文甲的公交线路有2条:K09路和363路。K09路为公交快线,全程8个站,363路全程46个站。我们自然选择了快线K09路。
次日6点刚过就朝公交站走去。没想到公交站也和长途客运一样有很大的站房:
站台内有从火车站始发的线路表,很方便查看、寻找:
上车处有栅栏,廊柱上有各线路停靠的标志:
候车区还设有母婴室,很暖心:
6点半首班车准时发车,大巴行驶了四十余分钟到达文甲码头:
广场上游人很多,还有一队穿着统一服装的人刚下车,在小三轮上拿物品也要上岛:
凭身份证购票进入码头,60岁以上老人免65元门票,船票是60元。
我们随扛着旗帜的大部队一起上船,看样子他们是去祭拜妈祖的:
湄洲岛是莆田市第二大岛,是妈祖的诞生地,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湄洲岛陆域面积14.35平方公里,是国家旅游度假区。
妈祖文化包含了从妈祖信仰到从信仰而产生的一系列派生文化和文明,妈祖信仰内涵主要包括妈祖的各种信仰活动和信仰习俗。2009年“妈祖信俗”列入了《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这是我国首个世界级信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上看到的湄洲岛:
湄洲岛码头建筑:
1.8海里十来分钟就到了,离船上岸往外走。居然是女士抬轿子:
码头广场和停泊的游船:
跟随这支队伍沿着湄洲大道向着我们预定的第一景点妈祖庙而去:
[我们在湄洲岛的安排:妈祖庙--妈祖文化园--天妃故里--市场附近午餐--鹅尾神石公园--黄金沙滩--码头---湄屿潮音(没时间可不去)—码头]
妈祖庙广场进门牌坊上有“天下妈祖回娘家”“纪念妈祖诞辰1063周年”字样:
女士们抬着坐有妈祖像的轿子健步走向妈祖庙:
妈祖祖庙建筑群是以前殿为中轴线依山势而建,形成了纵深三百米,高差四十余米的主庙道。
妈祖庙牌坊上有“湄洲妈祖祖庙”金色大字,牌坊前左右两旁分别有两尊负碑赑屃,碑上题刻“春草微忱永昭屃赑”“湄洲妈祖灵通华夏”:
湄洲岛的妈祖庙创建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即林默娘逝世的同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妈祖庙,故有“祖庙”之尊,意即所有妈祖庙之“祖”。湄洲祖庙2006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穿过牌坊,走过逐渐向上的长廊,到了山门前。山门上电子显示屏不断地变换着欢迎各地来上香的致词,这会就有漳州、泉州的:
进入山门再登石级,抬头可见凌空而建的悬挂“圣旨”二字竖匾的仪门牌坊,俗称“圣旨门”:
“圣旨门”神圣威严,这里是举行敕封仪式的地方,妈祖一共受过历代帝王的36次敕封。
走过圣旨门沿台阶逐步而上,这里是钟鼓楼广场,挂满红灯笼,电子屏也在播映对各地来谒祖上香队伍的欢迎词,一眼望去正殿前台阶上全是红色的人群:
右边是持续不断的爆竹声,欢迎横幅下是各支队伍接二连三地燃放鞭炮,硝烟弥漫:
据我所知,每年妈祖的诞辰(农历三月二十三)和升天日(农历九月初九),岛上都要举行盛大的朝圣祭祀活动。但当天是农历三月初三,好像不是重大的日子,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队伍来这里?不解。可见妈祖信俗的广泛和深入,这一天那么多队伍来谒祖上香肯定有原因的吧。
左边是为纪念妈祖举行重大活动时的戏台:
穿过东西对峙的钟鼓楼,左手边的殿堂是天后宫,始建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是世界第一座妈祖庙。天后宫本殿民间称为“寝殿”, 寝殿神龛正中奉祀的妈祖是“妈祖金身”,金身为宋代雕刻的香樟木雕坐像,是祖庙的传世文物,正梁悬挂清雍正皇帝御笔匾额“神昭海表”:
“泽施四海”的金字牌匾悬挂在祖庙的正殿上,这里是供奉妈祖的主要殿堂,也是举行祭祀的地方。殿内供奉妈祖,设有光明灯让广大妈祖信众点灯祈福。妈祖神像前的供桌非常大,上面有各地信众拿来供奉妈祖的各类供品,有禽畜类、有鲜果类,其他的就没看清了,因为人太多只能被拥挤着朝前走想停下拍照也做不到:
出了正殿来到朝天阁:
这里有世界最高的由整根巴西花梨木雕琢而成的妈祖神像,神像高3.23米以喻妈祖诞辰:
升天楼在妈祖祖庙的最高处,一楼有缅甸花梨木雕妈祖神像:
二楼供奉铜铸立式妈祖像,供游客感受“摸摸妈祖手,平安跟我走”的心理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