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游(六)

标签:
旅游 |
游览了长寿之乡后我们下一个目标是百色市,去那里是游览大石围天坑和布柳河仙人桥景区。
早餐后前往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的百色市乐业县,到达大石围天坑景区后在游客接待中心下车。导游去购票了,我们观看着周围的景致:
然后,我们乘坐景区中巴车环绕山间公路去往大石围天坑西峰。大石围天坑是整个天坑群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最有名的景点之一,有“天然绝壁地宫”之美称。
天坑由三座山峰和三个垭口构成。周边至坑底全部为陡峭的岩壁,绝壁呈台阶状向内倾斜,特别险要。天坑深613米,坑口东西走向长600米,南北走向宽420米,容积约为6700万立方米。
大石围天坑属典型的喀斯特漏斗奇观,集独特奇绝的地下溶洞、地下原始森林(有桫椤、寒兰、八角莲、石楠、带刺方竹等珍稀植物)、稀有动物(盲鱼、白色毛头鹰、幽灵蜘蛛等国家级保护动物)、及地下暗河于一体的巨型天坑。大石围的地下原始森林面积 9.6万平方米,为世界第一。被誉为“世界天坑博物馆”。
得天独厚的地势形成了天坑特有的“海底云”,传说中还有许多的神秘之处。所以游览大石围天坑也有着多种方式,分为专业探险型、坑底森林观光、探险地下河、岩溶洞穴观光,而我们则是休闲度假型的洞外观光
中巴车到了西峰停车场,这里有指路牌:
穿过映月湖广场,踏上彩虹步道往上走,眼前就是著名的“云海天舟”了。太近了只能拍到挑出的平台部分:
这是宣传栏内的航拍实景:
“云海天舟”位于海拔约1450米处,悬梁伸出有34米,平台东面为垂直深度613米的天坑,是目前已知在建的世界最大悬挑平台。
穿上布制的鞋套进入了被云雾打湿了的观景平台,好奇的打量着周围。那最外面的区域是透明玻璃,下面就是几百米深的天坑:
只是云雾太大,只能看到下面近十米的悬崖以及崖壁上长着的一些灌木和杂草,拍照无效果。
据说晴天的时候,站在观景台远眺前方峭壁,上面清晰地显现着一幅总面积约9600平方米倒着的“中国地图”,非常之逼真,令人不敢想象。
离开西峰坐上中巴我们去东峰观看。这是东峰观景导览图:
路过马蜂洞,我们几人进入观看了一下:
里面宽阔而幽深,洞顶都是倒挂着犬牙交错的钟乳石,也应该有个几万年的历史了吧:
沿阶梯下去,洞的另一端是天坑壁上开出的一道天窗。导游说这个和上面看到的差不多,所以大部分人都没有进来:
继续向上来到了三岔口,这里有指路牌,下面是核心保护区的界碑:
往左是盘旋向上去东峰极顶的阶梯道:
我们走向东垭口观景台。观景平台靠崖壁的一块大石头上有着供人留影的“大石围天坑”红字:
见此大家纷纷站位拍照。
站在观景平台上俯瞰天坑,云雾缭绕、时浓时淡:
一阵微风吹过,眼前清晰了一些,此时看向天坑底部,浓密的植被露出来了,但也只是上半部分:
大部队要下山了,我坚持要上东峰极顶看看,于是拉上了一同伴沿着山道直往山顶走去。中途看了看天坑依旧是云雾弥漫,处处朦朦胧胧:
到了东峰极顶,本应是观看大石围天坑的最佳观景台,但雾气蒙蒙,周围白茫茫一片,仍旧看不清天坑的全貌。这里除了极顶标志石碑外,还有一根钢索横向西峰峰顶,这就是世界高空王子阿迪力成功挑战大石围的钢索:
我们摊上个好日子,天坑云雾实在太大了,一切都掩藏在隐隐约约之中,没能清晰地看看天坑的真实面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