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萧绍古道

标签:
旅游 |
长假避开人.流.高.峰,探秘“即将消失”的古道,既能欣赏绝美的风景,又能爬山运动一下久居平原地带的身体各项器官,我选择了户外俱乐部的“萧绍古道行”。
萧绍古道也叫山.阴.古.道或湖进古道。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来往绍兴的必经之路。以前进化、临浦人去绍兴,是从进化翻坎坡岭到柯桥夏履镇莲东村,再从马家池翻古城岭,下湖塘坐船到绍兴。
萧绍古道沿途茂林翠竹掩映,淙淙溪水相伴,古道保存完整。特别是进化镇华家垫村现存的这一段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遗迹,如苍龙蜿蜒竹林间,别有幽深古朴之美。
开始行走了,路边树着指路牌说明着前方依次路过的地方。本想参观一下村里的艺术馆,到达时大门紧闭没能看成。
进化镇一直被誉为萧山的小九寨沟,因为这里水库众多,水色秀美。坎坡坞水库可以说是古道的入口了,水库不大,却也精致,被三面环山的竹林所掩没。这般翠绿,沁人肺腑:
离开水库后就进入了真正的古道了,第一个要翻越的山头是坎坡峰:
走入山道,修篁参天,绿荫连接着远方目之所极。呼吸着带有满满负氧离子的空气,全身心顿觉舒爽无比。
古道环境幽静,偶尔有鸟鸣声从林中穿出,更显诗情画意。
毕竟是以前的官.道,这路面修得极是考究:
这石头缝隙中接受了多少年的雨露滋润而显示着生命活力的苔藓,告诉着我们岁月的沧桑:
翻过坎坡峰就往下走了。不远,有口古井,曾是山顶云聚庵的饮用水源,后因塌陷之因,没有了井水,旧庵也因生活不便而人去庵废:
继续赶路,路边现一名为金鸡的凉亭:
走上十几米路,我找到了有锁眼的石头,只是无处寻找钥匙,也就看不到那些可爱的金小鸡了:
古道半山腰有处高起的石台,题名望娘台。旧时,绍兴夏履因为地处群山土地少,谁家若是多生一两个小孩,口粮就会不足。无奈之下,只有将孩子送到富足地方找个人家去过好日子。萧山一带,成了孩子送出的首选之地。
骨肉分离,做母亲的多是心如刀割,恋恋不舍,但无可奈何。所以,送走时母亲会背着孩子,送一程又一程,直到孩子睡着了,最后再看上一眼,交给送养方而挥泪而别。当孩子被山路巅醒后,发现娘已不在身边,只好爬上高处,呼唤亲娘。但望娘不见踪影,喊娘没有回声。
看此景,忆往昔,让人不禁心酸不已。
因为我们走的是环线,最后还是要回到华家垫村上车返回嘉兴,所以在中途就离开古道走入了岔路。
起先,这竹林里和树丛间的小路虽然被厚厚的枯叶淹没,但是还清晰可见。渐渐地,就有点找不到路的感觉了,脚下是茂密的野草。待领队确定方向没错,我们踏着草丛继续前行,慢慢地又走上了野路。
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来到了通往山顶的台阶路上。再徒步半小时眼前豁然开朗,竹子建造的望月亭到了。这里是 野外路餐的地方了:
领队起锅点火,我们把带上来的瓶装水纷纷拿出来让他煮面条,午餐是雪菜肉丝面:
在等待过程中,我拿出皮肤风衣连头包住以抵挡那些疯狂的蚊子不断地侵扰。凉亭内座位不多,我坐在山路的台阶上开始了自己的午餐:啤酒、牛肉干、鱼片……
待大家都吃上面条了,我也要了一小碗。那热呼呼的感觉也确实很好。
餐后继续下半程,绕过曹山寺又走上了登山的小路。这是最后一个山头了,路也更不好走了。小路被茂密的灌木、野草掩得很难走,身穿短袖T恤裸露的双手胳膊被撩、割得很庠,有时还会让张住的蛛网来个迎头蒙脸的待遇。脚下有时走在自然形成溪沟的石块上,有时就是杂七杂八的石头间隙的小径。上上下下的又走了一个多小时吧,终于又看到了水库,这意味着到了大路上了:
傍着水库边沿往下走,脚踏在平整的路面上时,今天的徒步也差不多到终点了。穿过一个村庄就回到了出发点,稍事休息后上车回家。
不巧,出来时下高速的路口被关闭了,司机师傅又绕道前往绍兴再上高速。结果化了三个多小时才到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