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MoAZ
MoAZ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65,464
  • 关注人气:1,9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说火星文不能成为主流?

(2007-11-02 11:57:52)
标签:

趣味/幽默

分类: 胡思乱想

  谁说火星文不能成为主流?

  有人说火星文是现在才活跃起来的文字,其实不然。若论文字文化,中国文字属于象形文字。二战时期,曾经有个中国士兵和一个美国士兵,在脑部同样的地方中了一枪,穿透过去了。两人都没有死,醒来后也都有记忆和意识,只是美国人变的不会写字了,但中国人却没有丧失认字写字的能力。

  中国的各种古文字本身以象形文字为主,而正因为形象所以更容易理解和区分。相形文字的特别是文字中间会带有一些时代的特色。比如一封信的图案,比如一颗心的图案。是根据时代进步而衍生出的完全属于这个时代的产物,也许以后会有变动,但是即使不懂文字,在许多年以后的考古学者来看这些文字的时候,反而更容易理解和得到认知概念。

  其实,所谓火星文字,从中西方古代一直都有,比如甲骨文、圣书体等等。接近现代一些的著作中,比如韦小宝和康熙的书信中,很多地方都有提及。

  语言的用途,是用来和人沟通,用来表达自己想表达或描述的所有东西,并把这些东西的个人感知传达给他人知道;而文字的用途,则更多的是将这些语言所包含的东西给存留下来,是一种突破时间和距离上的特别意义。

  说回现代,已经不止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在使用这些图画文字,更多的还有各位日常使用的聊天工具以及网页中经常传播的各种文章。从感觉上,这些要比冗长乏味的单调纯文字来得更加吸引人。因此我认为这种“火星文”不仅仅是一个好玩的象征,更是吸引全民更接近象形文字、更能接近探索古代文明打开真理之门的必要步骤。再说的夸张一点,比如一个外星人来到地球,如果它看到一篇这样的文字,中间画了一个飞行器,那么它一定知道指的是它。因此,不仅仅是对过去中未知事物的探索,更加是对未来的星际文化交流迈上了很伟大的一步。

  好吧,我承认,其实我想说,让火星、冥王星时代赶快来临吧。

谁说火星文不能成为主流?

以下文字为转一篇相对论点的文章

请看能否读懂这封信: 


 谁说火星文不能成为主流?

火星文入侵

 □     文/赵倩倩

青年文摘绿版2007年11月·今日视点

 

 火星文这种说法来自周星驰电影《少林足球》中的一句台词:“你快回火星吧!地球是很危险的!”从此,“火星人”一词便被很多青年专门用来嘲讽不懂流行的人,而后来的“火星文”则是指普通人看不懂的语言文字。

根据维基百科的描述,火星文究竟是指何种语言,目前尚未有严谨的定义。通常只要给人造成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就可算是火星文。如果从狭义来看,火星文就是所谓的“脑残体”。“莓想埝祢巳为1.种惯”(每天想念你已成为一种习惯),将正常的汉字变形,大量使用与原字形似的别字,这就是典型的“脑残体”。

火星文起源于我国港澳台地区,最初随着仓颉、注音等繁体输入法出现。网友在打字时会频繁出现一些错别字,或为了图方便而故意打错字,但大家通常都能“心知肚明”,便渐渐默认使用。

随着网络的发展,大陆的一些论坛上开始出现台湾网民的留言。他们使用的繁体字、包括错字被当做时髦,引来了大陆网民的效仿。于是,一些追时髦的大陆网民也开始使用繁体字,并根据方言或自创的词语,进一步丰富了火星文的内容,这一现象在“85后”的年轻人中表现尤甚。

然而,火星文的怪异使其在使用和推广方面有天然劣势。普通的简体中文输入法往往按照字符使用频率排序,而火星文中所出现的冷僻字和繁体字通常都排在字符库的最后面。因此,在电脑上直接打出火星文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过,这一难题阻挡不了年轻人对火星文的热情。从编写火星文对照表开始,使用者们逐渐开始自行设计软件,建立QQ群和论坛,打造自己的精神家园。“51QQshow”是目前最热门的火星文转换软件之一,比如在原文区中输入正常汉字“非主流个性魔法秀”,按下转换键,显示区就立马出现了“],  炷悻莠. ′∞”,十分便捷好用。一些使用者在QQ群和论坛里,从头像到签名,从表情到资料,一概使用火星文书写。

 

25岁的∶-)

 

用各种东西方表情代替文字,是最直观易懂的火星文。∶-),一个由冒号、连接符和右括号组成的表情符号,一个需要我们侧过脑袋去发现的笑脸,已经诞生25周年了,它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出其创造者的预料。

1982年9月19日11时44分,为了讨论如何标识哪些信息是玩笑哪些不是,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法尔曼在一个在线电子公告板(网络论坛的前身)上写下了这样一段信息:我建议讲笑话的人可以用下面这样的字符顺序来标记:∶-)。侧过头去看。实际上,根据现在的情况,对于那些不是笑话的事情,可能需要一个更简洁的标识。这样,可以用:∶-(。

尽管“∶-(”后来逐渐演变为表达悲伤,法尔曼的笑脸符号还是激发了人们在虚拟空间的想像力。一个笑脸符号被丰富地演变,∶-D是咧嘴大笑,|-)是眯着眼睛的笑,∶-]是傻笑,∶-\无奈的笑,∶-<)是留着八字胡的笑,=∶-)是朋克的笑,@∶-)则是留着一头卷发的人的笑。

键盘上的字符不仅可以构成脸上表情的喜怒哀乐,还可以用--<-<-<@表示一朵玫瑰花,或者用@/”来表示一只蜗牛。甚至还可以表示历史人物,比如=|∶)=代表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请侧着脸看),《星球大战》中莉亚公主的符号是@-_-@,这个就不用侧脸了。

在日本以至于整个的东亚地区,笑脸符号被赋予了更多的变身,像(*_*)、(^.^)、<(^_^)>,一方面免去了用侧着脑袋去看的麻烦,一方面还增加了更多的细节,比如用括号代表脸庞、用<>来表示耳朵。当然还有在《电车男》中反复出现的“失意体前屈”orz都成为有代表性的肢体化的表情符号。

 

字里行间的青年亚文化

 

火星文在两岸三地的流行并不是偶然的、孤立的,几年前日本流行的“Gal-moji”就与火星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四年前,手机短信因其快速、隐秘和简单的特性被日本青少年推崇为一种普遍的交友方式。喜爱搞怪的日本女生间便产生了一种特殊语言,被称为“Gal-moji”。“Gal-moji”大量运用字符外形的隐喻,比如符号“?”,因形似波浪常会被当作“大海”的简写;又或者将原词拆开,如日语“爱”,在“Gal-moji”中就可能变成“爱歹天流”。“死”在日语中和“”同音,“天”和“”同音,“”与“流”同音,然后再把“死”字拆开成“歹”和“”,就成了上文的这种表现。

自编写翻译表开始,出版专书、组建小圈子,“Gal-moji”走过的路与火星文如出一辙。并且,这股风潮渐渐成为了日本年轻人的身份标志。同样,不懂“圈内语言”就被排斥在外的现象,在火星文的传播中也有体现。

2006年起,台湾华思出版社相继出版了名为《火星文传奇》、《只i火星文》等一系列共5本图书,风靡一时。该书的简介中说:“对于火星文,LKK(=老扣扣,闽南语老人家之意)带着毁国灭族的威胁口吻,呐喊着火星文的危害,却忽略这种创意思考……”“担心自己被世界遗忘,所以拼命阻挡火星文的流行,但是,你不听年轻人说什么,永远就不会听懂年轻人要讲什么!”

抱着这种心态的火星文使用者不在少数,其中大部分为90年代生人。一些小学生甚至坦言,他们用火星文就是为了“不让家长和老师看懂”。

对于火星文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大肆流行,有专家表示担忧,也有专家称之为“对大人权威的无声抗议”。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认为,火星文是年轻人不愿用前辈腔调说话的一种表现,而且“这种努力并非今天才有”。“从老愤青王朔、中愤青周星驰,到现在的小愤青,属于青年的亚文化不断形成,一代代层出不穷。如果90后全无动静,不亮出自己的标签,那才奇怪。”

尽管作为整体从未被主流所接受,但长期从事符号学和青年文化研究的卢德平教授相信,火星文中的有些要素还是有可能被主流吸纳。然而,“火星文不会改变我们的文化系统,区域性的语言只能在区域范围内传播,不可能为全部社会阶层所接受”。并且,“只要没有官方支持,流行文化很快就会逝去,对此我们应持开放态度”。如果将来火星文中的一两个应用最终进入了我们的汉语规范里面,那也不过是这个“游戏”的幸运而已。

(夏雨摘自《新民周刊》2007年第38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休假ing...^^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