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父母是自己的福分

标签:
孝顺、母亲节、子女、成功、父母 |
分类: 原创心情 |
孝顺父母是自己的福分
很长时期以来,一直想写一篇关于孝顺父母的稿子,但是迟迟没有动笔。在自己是孩提的时候已经认识了“孝顺”这个词语,及至现在自己也已经为人父母,而每每抽空找机会陪年迈的父母吃一顿饭的时候,发现父母是如此的高兴,更加体会到孝顺的重要性。
我是一个传统观念比较重的人,对洋节日一般不感兴趣,但是今年的今天(5月10日)恰逢“母亲节”,这个洋节日恰正合我的心意,我却十分地愿意去陪老母亲过节。这个母亲节妹妹提前就要求她安排一起吃饭庆祝,于是中午我陪老父母、弟、妹及家人一起在饭店里为母亲庆祝节日。吃饭的时候母亲说在农村也只有我们这么孝顺她才过这个节日,又是包红包,又是到饭店里吃饭,一般的老人是难以享受到的,让我们浪费了很多钱。母亲有些责怪的语声中却透露着幸福。
实际上也在前不久“五一”劳动节之前,我和爱人商量把父母接到饭店来吃顿饭,也让他们过一个节日。于是“五一”那天爱人一早就到饭店里定了个包厢,点好菜。快傍晚的时候把父母接到了饭店里来,和家人一起陪老父母吃顿饭、喝点酒庆祝劳动节。父母很开心,我也很高兴,因为了结了一个心愿。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如今都已经接近70岁,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了一辈子,是真正的劳动者,但是作为农民从来只听说过“劳动节”,从来没有谁为他们庆祝过节日,也没有谁给他们放过假,如今我终于能让自己的父母过上“劳动节”了!
子女为什么应该孝顺?“百善孝为先”,抛开中国传承几千年的美德不说,我觉得孝顺父母实际上是子女们自己的福分。“孝顺”二字我一直理解为子女尽了孝道就会更加顺利。一个孝顺父母的人人品不会差,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信任,事业也会更加兴旺发达,所以孝顺父母也是自己的福分。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个人对社会充满爱心、尊老爱幼首先必须对自己的父母孝顺基础上,如果一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对外界充满慈爱,大发善心,但是对自己的父母却不闻不问,那就是在作秀、演戏给别人看,终究会被人识破,失去信任。
孝顺父母的人也更容易成功。一个人孝顺父母就会努力去工作,做到事业有成,妻贤子孝,家庭和睦,因为只有这样的家庭才能让父母满意。如果每一个小家庭都这样幸福,那么国家这个大家庭也就是幸福的,所以孝顺与个人小家庭和国家大家庭都是有利的。
当然孝顺没有定数,无法做到千遍一律,可以量力而行。毕竟每个人的年龄、能力和环境不一样,但是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让父母放心、满意,知道父母的喜好,为父母多着想。
一天早晨吃早餐的时候,我看到一个中年男子买了几大包早餐,起码花了五六十元。我好奇地问,你这么多早餐是买到工地上给工人们吃的吧。男子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不是,我今天回乡下父母那里,老人们喜欢吃这些早餐,我就一次多买些回去放在冰箱里让他们每天可以热着吃,也送些给老家父母隔壁的那些老人们。我暗暗地对这位男子竖起了大拇指!也让我很感动,孝顺方式无定数,也不在金钱多少。城里人每天都吃的早餐对于偏远乡下的老人来说却是奢侈品,做儿女的知道老人的喜好,不嫌麻烦买大包的早餐回去,看似礼物平常实际上却饱含着孝心。
孝顺父母不只是简单的给一些物质条件就可以,也应该多考虑父母的生活精神需要。
我的父母虽然都已经是老年人,但是平常身体还硬朗,住在乡下。一到周末总打电话来希望爱人带孩子回去吃饭。按照我的简单想法就是爷爷奶奶想孙儿孙女了,希望周末去玩,而我们应该主动去探望父母的,所以我总是催促爱人带孩子回去。但是爱人并不是很积极,我有些纳闷,甚至有几次发脾气说她。有一次爱人没办法才告诉我,原来我家两小孩活泼好动,去乡下觉得新奇就坐不住,闹个不停。但是父母年龄大了,早晨起得早,一般中午要打个盹小憩一会。爱人看到父亲吃过饭坐在那里打盹,但是孩子一吵就醒了,没办法休息。爱人于心不忍,觉得去乡下会打乱父母的生活。我有点佩服女人的心思缜密,原来她是在为父母着想。这何尝不是一种孝顺!与之相反的是每次一说接父母来吃饭,爱人都是行动最积极的一个,或去买菜自己烧饭,或是早早地去饭店里定好包厢。
与父母给子女无私的爱相比,子女实际上孝顺父母远远做的不够好。但是父母却从不会提要求,甚至只要子女给一点回报就很满足。其实越是成功的子女越应该给父母更多地回报,因为没有父母就没有自己的一切。
最后,我祝愿天下的子女都孝顺,天下的父母都幸福!(刘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