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在线调查:手机上网计时收费是客户导向计费模式
(2009-02-18 20:49:00)
标签:
徐晓新手机上网移动互联网计时收费按流量收费it |
分类: 晓新看3G |
手机上网计时收费是客户导向的计费模式众所周知,目前国内手机上网绝大部分采用的都是按照流量收费的标准,鲜有按照时长来收费的模式。由于用户在手机上网过程中是浏览文字为主的网页,还是浏览视频,会造成对移动运营商造成的负载,也就是说会产生不同的成本。
单纯从技术层面而言,采用按流量计费,似乎是最科学的计费模式。但这种看似最科学的模式,其实偏离了客户导向,这一市场经济下最普遍的经济和管理法则。
首先,流量对于绝大多数消费来说,是难于理解的专业词汇。由于移动互联网页面存在很多不同流量的内容,在按流量计费的模式下,用户在用手机访问移动互联网很难精确地计算自己浏览不同内容时可能消耗的流量,难以预估自己为此付出的成本。
在目前国内不限流量价格偏高(一般超过100元),多数移动互联网用户多采用完全按流量收费或流量套餐(20M、30M、50M等)时,偶尔会出现用户不经意间访问了视频等内容,在超出套餐流量后因单位流量价格很高,一下在花费清单上出现了数十元、乃至数百元的数据业务费。
这种情形,让很多有类似经历的用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他们渐渐远离移动互联网。这种情形,无论对于手机用户,还是对于移动运营商,都造成了损失。
而以时间为基础的计费模式,尽管偏离了网络负载成本这一所谓的科学标准,但最大的好处是,这是一个智力水平正常的用户都能理解的计费标准,他们在使用手机上网时,能非常准确地估计可能付出的成本,避免了因规避可能的巨额数据业务费而对手机上网望而却步的现象。这不仅符合用户的利益,也符合运营商大力拓展移动数据业务的长远利益。
新浪网最近的在线调查也显示,绝大部分互联网用户都更加倾向于手机上网采用以时间为基准的计费模式。数字面前,移动运营商再对此无动于衷,似乎就有“店大欺客”之嫌了。
新浪网手机上网如何收费调查共有5,331人参加
你认为手机上网如何收费更合理
选项
1.按时间收费
2.其他方式
3.按流量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