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大段 |
晚上下班,天又下起了雨,站在斑马线上等红灯的时候被车灯照到眼花,缓过来去看见在车灯照射下的雨中还有一些轻飘飘的东西,以一种和雨掉下完全不一样的节奏的方式落下,定眼看,才发现是雪,怪不得这么冷,小雨夹雪呀!不知道我曾经停留过的那些城市特别是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在我人生与记忆里都难被抹的的两个城市该是
什么样的天气了呢?也许在北的那个城市早已下过了第一场雪,在南的那个城市才刚刚脱去T恤换上长袖衬衣,而我现在逗留的这座不南不北的城市异常的阴郁寒冷,没有北方冬天屋内的暖气也没有南边冬天茂盛的植物,我实在不知道该怎样抵御这样的可以渗透所有衣服直接到达骨头的寒冷。
时间真的是过的飞快飞快,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走过路过,到哪都是只做片刻的停留,在哪都是异乡在哪都是别处,那本叫《在路上》的书还当真被我一直放在行李箱里,走哪都带着,说实话,书买了好些年了,但是走了几个城市到今天都还没看完,也许自己真的想借这书来标榜点什么,拿着在路上这三个字当成一面旗帜高高的举在自己的头上,举起的时候好不生气,放下的时候又好不失落与伤感,,想想自己无非只是个把口号挂在嘴上的装蛋青年而已。
人啊,就是这样,老也逃不过一种自己作践自己的状态,一方面偏执顽固谁的话也不愿听,一方面又时常追悔懊恼的回想当初如果听听别人的话该多好,就好象麦比乌斯带上永远也爬不到头的蚂蚁。
矛盾有时候也会变的如此有趣。
有时候真的都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就是不愿意待在一个地方,久点再久点,安安心心的生活,未知的旅途到底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在吸引着他们呢?你问我,我真的一点也不知道,谁都有自己的理由吧!有人是因为逃亡就好象《我心狂野》中的尼古拉斯·凯奇,《末路狂花》里的塞尔玛和路易丝,《邦妮和克莱德》里的邦妮和克莱德,他们都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不得不一直在路上,他们即使累了困了但是还是不敢停留下来,因为一旦停留下来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还有人是因为寻找而上路的,好象《中央车站》里那带着小约书亚寻找妈妈的朵拉,一个奇妙的组合一段寻找母爱的道路温情的旅途。对对对,怎么能忘了《菊次郎的夏天》那个没一点表情的甚至有点无赖的男人竟然让我们在他陪着孩子去寻找妈妈的路上感觉到了他的柔情,有些男人就是有这样的能力,不说一句话不给一个拥抱甚至连一个笑容都没有却依旧能打动你那颗柔暖的心感受到他的温暖,还有还有走在浓浓的雾中的姐姐伍拉与弟弟亚历山大,寻找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找到父亲,诗一样的镜头背后却是无比残酷的现实,是不是诗非得和痛苦联系在一起呢?真是有趣,忽然觉得安哲罗普洛斯所有影片里的人都是行走在路上的人,所有的人都融化在了风景里,诗一般的画面,迷一般的隐寓,最后却总也找不到那个要寻找的答案。
电影有时候确实是可恶的,它总是把更多的洒脱与不羁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即便是受伤流血哭泣甚至死亡也显得那么的与众不同,那些路上的风景,行驶的汽车,无人的沙漠,高大或矮小的山头,裸露的平原,消逝的村庄,宁静中隐藏的不安,公路永远蔓延到了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一个又一个未知的城市总在等待着那些行走的人们,生活真的永远是在别处,牛仔裤与背包就像一个符号映在了大地上,当奔驰的车辆或是破旧的鞋子停住的时候,那该是什么样的情形呢?那地方是世界的尽头,还是我们梦想的家园,或者根本就死亡的幽谷,在毁灭或寻找的路上终究做了一个美丽的升华。
电影也好现实也好,都是因为厌倦所以上路因为逃避所以上路因为期待所以上路因为还有梦所以我们一直在路上,偏执顽固带着几分傲慢又带着几分惶恐,在路上等待着拯救或是被拯救,用一种常人想象不到的心态与精神鼓励着自己坚定的走下去。
那么,还是想象着并尝试着让自己的旅途变的更有趣一点吧!这话我对自己说也对在路上的朋友们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