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澹宁
澹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090
  • 关注人气: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感·20130628

(2013-06-28 19:44:09)
标签:

校园

分类: 一时随感

     自从开始工作之后,或者是习惯了微博之后,就很少再像从前那样一大段一大段地抒发自己各种奇思怪想了。过往的日志能读出一种令人脸红的热烈,对于任何事物都那么直白、不吝啬甚至不安排词句地大说特说,从来也不管屏幕那头他人的观感。我从来都假想自己是对着一个树洞在讲话,后来树洞变成了工作,所说的话变成了别人的故事;我有时候会偷偷藏在他人的经历后面,在自己的篇章中冒出一点脑袋来张望一下世界,但旋即又隐没去,作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但这无济于事。我不再写自己,不再敢于让自己的想法用直白的句子滔滔涌出,当码字都只用来换稿费,生活看来并无变化。而如果我愿意向内看一看的话,嗯,时间长了,心口还是堆积起了淤泥。
      而又有什么时候比一个憋着气、绷着神经要写一篇大稿子的纠结中更适合写一篇长博客的呢,如果我够空闲,那我永远不会打开这个窗口来自言自语。


      今天一天都在看各种特稿文本,尽力把自己编织到某种克制然而永远新鲜的笔触中,缠着我内心的故事昏天黑地地前进。生
活里的万事并不由得人乐观。梳理,设计,构架,偶尔刷一通微博,很多碎片从眼前掠过又消失不见。从上一篇我真正记录生活的博客到今天,我的生活几乎没有一处与当时相似了。但有些字句把我的思绪拉回了从前,人们在微博上激烈争论的许多问题,还是我曾经在大学课堂上头脑风暴过的那些,只是当初它们毫不接地气,因为教材的疏离而仿佛来自外太空。我多少对那些洋人老师一本正经对着我们讨论“新闻会不会死”感到不以为然,不管当时多么反洗脑,我还是顶着一个被洗过的脑子,相信我国的国情特殊;然而那些外太空的废话现在就是我的生活了。毫无疑问,我已经忘了所有考试时需要的知识点,但这竟然不妨碍关于课程本身的记忆至今还显得如此有用,如此给人启迪。

      如今回过头去,有好多事能看得更清明了。比如,我曾以为自己成绩总是起伏不稳定,其实很稳定——当那个学期有5们课的时候,我就捧回一堆的A;当那个学期有7门课的时候,我就拖回来一堆的C。
      但那是多么不确定而又充满生机的一个年代,一种环境。沿海的开放与瞻望,没有党的校园,可大部分的学生都根正苗红地走出高中,于是我们在所有的辩论课上都真心诚意理直气壮地拥有着同一种观点。老师不指望、也没想到过学生从姿态上拜服于脚上的情形,于是我们习惯成自然地精神匍匐也显得扎眼了。如果我是一群外国学生中的一个中国人,也许我至今都以为那些就是我的观点,我的文化特色;但在这里,颠覆来的举重若轻,在英文课上,在写作规范课上,在逻辑思维课上,沉重而整齐划一的兵马俑坍塌了。就是那么好玩,没有死板,满是冲击。那时候一切都没有丧失希望。 
      进入学校的时候,我们都平凡得可以。这些年,一点一点地,听说离开学校后种种不平凡的故事。
      有时候我想,这何尝不是一篇非虚构写作的选题?
      我幸运的地方是,那些AACC都给了我绵绵不绝的受益,不论那个老师我是否喜欢,或者她对我是否客气。其实没有那么高端的导师,没有那么深厚的教育,仅仅是那些坚持站在最前方的仰望和真正要求学生思考的思考,改变了我。
      这发生在我身上应该不算是容易的事,同样回想的时候,整个中学在学业上对我的影响几乎是一片空白。有那么两三年,我学着自己一点都不相信的知识,很纠结也很反复,最终它们果然没有给我在应试上的回报,而之后,正好也不用在升入高校后重新学着去面对真实的世界。在这条人生的岔路上,哪一面其实才是真正对我好呢?到现在,要去设想这一切,也还是惨然。其实只有自己站起来用自己的力量走路是最重要的。但没感受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一定连这句句子说的是什么,都不明白。
      也许这就是与这博客相伴的这段岁月带给我的最大的财富:我追求的不再是好坏对错,而是面对自己。

http://s9/bmiddle/45c78a6cge036d1e7901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