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和普通话
今天很特别,我是独自呆在香港的酒店房间里开始写这篇文章的。大伙儿都冲出去shopping了,我准备先吃个大番石榴,再把稿写完,再出去追他们.找来找去找不到削水果的刀子,于是我给酒店客房部打了一个电话,想要一把刀子,用的普通话,没想到对方迅速地听懂了,说马上送来,真是让我惊喜!一分钟后,门铃响了,一个微笑的服务生自信满满地站在我房间门口,手里举着一把剪刀!
“啊......”我张着嘴看着这把剪刀,然后迅速接过来笑着说:“没关系~!就是它吧!”
仍然记得11年前,我第一次来港的情景。下了飞机,朋友来接我,她家已经是第二代上海移民了,所以基本只会讲粤语,还能说几句生硬的小鹦鹉般的上海话,他们是很可爱的一家人,开车带我几乎转遍了整个香港。
由于当时我手中还捏着一张写满了密密麻麻国内亲友代购物品的清单,所以,最后几天实在不好意思让他们再陪着我辛苦地去逛街,于是,那天我自告奋勇地拿着一张八达通地铁票,独自出发了!
到了一个人买东西的时候,我才发现,如果你讲普通话,几乎没有人理你的!也可能不是他们不想理,而是普通话水平实在有限,几乎彻底无法交流···直到最后我被迫讲英文,才终于买到了东西!
然后他们常常会好奇地问我:“你是台湾人??”
我总是耐心地说:“不是,是上海人。”
他们又会很吃惊地问:“上海?!Ohno····你说的是大陆的那个上海?!”
我平静地说:“就是大陆的那个上海····”
这期间,我还去一家数码城,为一个上海朋友买ps2游戏机,正在和讲英文的店员讨价还价、侃得唾沫横飞,终于即将尘埃落定的时候,突然我上海朋友打电话来了,问他宝贝机器怎么样了,我和他在电话里叽哩咕噜罗嗦了很久,用上海话。
挂掉后,那个店员好奇地问我:“你,日本人啊···”
我笑着说不是啊我讲的是上海话!
她仿佛吃了一惊一样,本来笑容可掬的脸突然有点僵住了。但还是快快地帮我把机器配好并打包了。
反正我那段日子在香港,也差不多习惯了这样的脸色,也完全没有在乎。付完钱就走了。
时隔3个月以后,我又一次无奈地出现在她的店里,手里拿着一个ps2的游戏手柄,希望她为我解释一下····
她吃惊又尴尬地看着我,想了半天,说“系(是)··我系说过这个机器系原装的真货···但我没说手柄系真的啊!!”
她一定在想:天~这个大陆人不是回大陆了嘛?咋又回来了??
呵呵同志们,这就是11年前的香港!
这以后的每小半年,我都会来一次香港,看着这里一点一点的小变化。
我很高兴的是香港同胞终于对大陆了解得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回归以后,他们的普通话也练得越来越好。
现在如果你在街头问路,几乎大部分的香港人都会热情地告诉你怎么走和怎样坐车。
所有的商店柜台,都会设有专门的国语导购。大部分柜员也都学会了说国语和粤语两种语言。
就像昨天,我刚刚入住我的酒店,在排队等待checkin,突然看见有个浙江口音的老太太,拖着小孙子,正使劲地拽住酒店的大堂经理的胳膊,大声说着不会用房间的电子门卡!
我一下子开始担心···因为那老太太的宁波普通话我估计那大堂经理无论如何也听不懂的,又被拉着袖子,我以为他一定要恼火了!连忙放下手里的行李,飞快地跑过去想帮忙解围···
谁知那经理非常温和地扶住老太太,不仅用一口流利的广东普通话安慰她,还帮她拿着房卡、牵着小孙子,一起坐电梯上楼开门去了····
这几天每当我一想到这件事情,就会心情突然很好。
哪怕此刻我正在用剪刀辛苦地削着我的番石榴,也毫不在意!
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7e55b010095si.html
孙洁:《香港人和普通话》
孙洁的文字总是有这样魔力,把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事情捉出来,表达得饶有趣味,还很有一种纤巧的温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