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读书

(2023-08-10 11:16:00)
标签:

读吴尚之编著《古人谈

关于读书

——读吴尚之编著《古人谈读书》有感

关于读书

 

关于读书的话题,千古不变的道理就是“唯有读书好”“唯有好读书”。吴尚之编著的这本《古人谈读书》,最初是源自于“书香政协”开设的主题读书群,作者选取了70位古代先贤关于读书治学、作品赏析的观点和论述,总共有121则,又按照年代次序进行了编排,划分为上、中、下三篇。拜读完之后有几点想法:

为何要读书?孔子关于读书的观点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问学问,勤学多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行合一,学用结合;“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圣贤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修养,如今读书是为了装点面子,人前显贵;老子关于读书的观点是“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读书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易后难,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墨子读书“言必有三表”,强调的是读书要知道出处,要将书中的道理用于实践,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是否正确。孟子读书“尽信《》,则不如无《书》”,说的是读书要带着怀疑的视角检视书中的道理,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判断。庄子读书“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语言文字有其局限性,未必能表达你的意思,不要拘泥于语言文字,要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荀子读书“学至于行而止矣”,强调要将书中的道理付诸于行动。

如何能读书?读书学问,明目修身,少而至老,学而不倦,一日读十纸,一月读一箱。关于读书的方法,古人想法比较简单,就是一本书多读几遍,想想当时能读书的人又有多少,可以读的书又有几本,所以书籍属于稀缺物,古人拿到一本书,会反反复复地读,一遍一遍读,直到把书吃干榨净,所以读地深,悟地透。反观现代人往往很浮躁,读书走马观花,恨不得翻翻书皮就算读书了。有的甚至就是拿书本装样子,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是为了装点一下学问而读书。读书本身就是一种历练的过程,人的五关都要调动起来,凝心屏气,入目三分,如同老生参禅,读进去,悟出来。

怎样去读书?读书本来就是一种本能,如今让我们感觉好像读书是很难的一件事儿。归根到底是我们早已经忘记了读书的初心。上学读书是为了升学考试,上班读书是为了奔波谋生,我们的功利性很强。好像读书就是为了交换,为了付出之后终有回报。其实读书很简单,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本一本,慢慢读来。关于读书的技巧,我个人认为到不如“守拙”。就是用最笨的方法,一本一本读,不要追求速度,读的太快基本是走马观花,什么也记不住;要请于动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一遍,写一遍,记得才牢。

野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