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为什么能?

标签:
读【英】理查德.萨克 |
普京为什么能?
——读【英】理查德.萨克瓦.著《普京传》有感
《普京传》作者【英】理查德.萨克瓦是国际知名的俄罗斯问题专家,对俄罗斯历史和当代俄罗斯问题有着精深的研究和理解。与西方众多对普京一味指责的人士不同,萨克瓦更倾向于从俄罗斯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和现实的条件约束出发来揭示俄罗斯发展道路的复杂性。
这部《普京传》主要深入探讨了普京的个性特点、普京个人选择与现实约束之间的互动、俄罗斯制度结构的变化、普京执政期间的各个政策领域以及普京治理下的俄罗斯政治的本质。作者认为,普京及其团队对复杂的挑战做出了回应,普京的选择具有战略目的和战术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尽管普京的治理并非尽善尽美,但是俄罗斯独特的“没有现代性的现代化模式”仍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拜读完全书,感觉读的比较吃力,分析原因主要是对俄罗斯历史文化的缺乏,所以针对一些专业术语,往往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越是难读的书,越值得认真阅读。全书共分为11个章节,从千禧年普京正式入主克林姆林宫,当时他不过48岁。通往权力之路,有运气也有普京自身的能力。俄罗斯选择普京是对是错,对于当时的俄罗斯和世界而言都拭目以待,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一直都幻想着一方面打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一方面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甚至一度认为俄罗斯的政治制度本身就存在巨大的制约,特别是经济寡头已经干涉到俄罗斯的政治本身。而叶利钦统治下的俄罗斯,经济滑坡10年,官员腐败问题严重,以车臣为首的分裂势力日益猖獗,加上北约东扩和欧盟东扩,俄罗斯仿佛一下子沦为二流国家。但是千禧年的这场权力移交,让世界看不懂俄罗斯的走向,看不懂这个欧亚大陆强国,究竟要去往何方?
20年的时间弹指一挥间,俄罗斯凭借着普京大帝走向世界的中心,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俄罗斯是世界强国,他就站在哪里,就算是美国也不敢硬碰硬。当前的乌克兰问题军事化,让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俄罗斯,聚焦普京。普京正式入主克林姆林宫之后,同样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一纸特赦令,叶利钦家族的财产不再追究。那一刻俄罗斯的精英们甚至认为普京或许会成为下一个叶利钦,或者沦为叶利钦家族的“代言人”。结果并非如此,普京为他的国家而战,为他的民族而战,打败车臣之后。俄罗斯的外交政策更加灵活多变,地缘政治始终是俄罗斯绕不开的话题。俄罗斯这个国家从历史上就渴望庞大的地域面积,或者称之为安全空间。而北约的一次次东扩,让俄罗斯感到危机四伏。普京执政以后,运用灵活的外交政策,游走于美国、欧盟之间,特别是俄德法三国的“蜜月期”,让俄罗斯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外交方面都有可喜的成绩。俄罗斯本身的资源战略,让短短十几年偿还了历史欠账,让俄罗斯经济得以迅猛发展。
但是不容置疑的是庞大的官僚机构、臃肿的政府机关,庞大的军队开支也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为俄罗斯历史上始终坚持军事优先的原则,他的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投入更多人财物,有限的资源始终无法兼顾军队与民生。普京希望借助法律的手段,打击腐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实现精兵简政的目标,但是他自身也受到俄罗斯政治制度的限制,一党独大之后,官僚体系的臃肿,加上经济结构的单一化,出口能源成为俄罗斯的软肋。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不够,成效也并不明显。对于能源出口的依赖,逐渐成为俄罗斯的硬伤。能源出口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既然能源能变现,自然就少了研发的成本,直接出口原材料就好。但是过分依赖资源的拉动效应,一旦受到制裁,势必会遭受重创。此次美国制裁俄罗斯,主要靶向还是能源出口,结果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美国人民跑到墨西哥去加油。
《普京传》值得一看,西方作者不同的视角,让我们对于今天的普京有了更深的了解,普京之所以出兵乌克兰,有其历史的惯性思维,也有其这个民族对于地缘政治的深刻恐惧,这种恐惧心里,助推俄罗斯势必铤而走险,打破乌克兰当前的焦灼格局。
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