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与阅读

标签:
心智与阅读 |
心智与阅读
——读【美】丹尼尔.T.威林厄姆.著.《心智与阅读》有感

首先,不要被这本书吓到。特别是作者丹尼尔.T.威林厄姆.心理学家、教育家。他所研究的重点为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基础教育领域应用。所以拜读他的书一定不要被吓到。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们不妨就从阅读的心智过程入手,循序渐进解读阅读的进程是如何实现的?
阅读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回答是:进行跨越时空的思想交流。你可以通过阅读的方式与几千年的作者进行思想交流,通过书写系统流传下来的记忆就这样被记录下来,然后通过阅读进行思想交流。那么书写下来的文字(英语书写系统)究竟又是如何进行解码的呢?怎么理解这段话呢?其实就是说一个个文字,就这样孤零零地码在那里,你又是如何进行解码认知的呢?回答是三个挑战。必须有分辨不同符号(即字母)的能力;必须有分辨不同声音的能力;必须知道一个字母或一组字母所对应的发音。因为作者是美国人,自然要从英语书写认知行为入手,字母、发音、以及两者的对应关系。我们阅读的过程就是解码文字的过程,辨听障碍是儿童学习阅读的常见困扰。字母解码之后,进入拼写的表征;如何拼写单词,字母构成单词的基本要素。通过正确的单词拼写,实现阅读的目的。阅读单词需要进行语音、拼写和语义。将词语放在整个句子里理解。伴随着词汇量的增加,我们对于阅读词汇的广度和深度有了进一步解码过程。通过不断阅读解码,认识更多新的词汇量,阅读的进程就更加便利通畅。需要指出的不同的语境对于词汇的解读是不同的,就算是相同的词汇放在不同语境当中,词汇的广度和深度也是不同的。词汇组成句子、段落,阅读的过程就是从句中提取要义,然后是联系要义,构建情境模型,进行阅读推理,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读者?需要关注影响阅读的三个因素。态度,阅读态度——源自行为认知、情感认同。我们通过阅读行为实现了阅读乐趣的享受,行为认知上升为情感认同,形成良好的体验。动机,计算价值,计算期望值。主要是为了理解为什么有些人有阅读动力,有些人没有。自我概念,你对自己阅读的定位究竟是读者还是别的什么。如果是视自己为读者,就会经常阅读,通过不断的阅读提升阅读能力,能力的提高又激发你更喜欢阅读,于是影响到阅读的态度更加积极,再次加深对读者身份的二次确认,形成良性闭环。
如何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利用期望-价值模型,最初找寻孩子喜欢的图书,让孩子自己去选她们喜欢的书,通过休闲阅读循序渐进引导,努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书籍唾手可得,控制获取电子设备的其它选项。作者与笔者持同样的观点,阅读的数字化工具对于阅读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数字阅读只会让孩子更加分心,甚至产生消极影响。海量的碎片化信息与形成书本之后的阅读根本不能同日而语,阅读量、阅读理解力及阅读流畅度与数字化工具没有直接关系,数字技术对阅读的影响只会无法集中注意力,难以忍受无聊,所以才拼命的玩手机、玩游戏。
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