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地‘粮’心,一粟一粒皆来之不易

(2017-03-23 08:43:17)
标签:

天地‘粮’心一粟一粒

天地‘粮’心,一粟一粒皆来之不易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相信这首诗,会背诵的人不少,但是真正理解其中含义并付诸行动的吃瓜群众又有多少呢?笔者是餐饮企业中的一名普通员工,明天迎来送往,看的最多的就是一桌一桌的“剩”宴。“光盘”行动嚷嚷了三年多,只见打雷,不见下雨。真正付诸行动的少之又少。为什么会这样呢?

http://s15/mw690/001he8N1zy79INbSMCq6e&690

     “面子”问题。国人好面子是出了名了,宴请亲朋好友,总不能“小家子气”不是。于是山珍海味,珍禽走兽,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鸡鸭鱼肉,生猛海鲜,都要,都要。有时候笔者每次给顾客上菜,就想问一句“您吃得了吗?”吃,这年头谁还在乎一顿饭啊,主要是有面子,讲究排场,上档次,不差钱。因为所谓的“面子”,我们浪费了多少钱,多少粮食呢?根据最早的统计,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2000亿元人民币,能够养活2亿人解决吃饱问题。这个“面子”够贵的,节省下这些钱能干多少大事儿啊,要知道目前全球超过8亿人面临饥饿威胁。每次和同事收拾餐桌时,看着满桌的“剩宴”,我就心疼不已。“富贵肘子”连动都没动,“油焖大虾”剩了半盘子,“清蒸鲽鱼”就吃了一个肚皮......同事主动上前询问要不要打包,顾客冷冷地瞪了同事一眼,不用说,人家不差钱。

http://s9/mw690/001he8N1zy79INjddmoc8&690

     饥饿的记忆。每回和爸妈吃饭,我都要留三分肚子。为什么呢?因为家里的传统是不准剩饭。耳边听得最多的就是“剩下那么点干嘛,能吃就都吃了吗?别剩饭。”结果每次到爸妈家吃饭,我都是“扶着墙”出来的。为什么爸妈们这么在乎“剩饭”呢?因为小时候挨过饿。当年家里孩子多,姥姥姥爷,爷爷奶奶要拉扯一大家子,大人们剩下自己一口为的就是让孩子们多吃上一口。“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父母的童年记忆里,对于挨饿的记忆,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骨子里。老妈常说,“你们这代人赶上好时候了,过去想吃顿饺子只有等到大年除夕,哪像现在顿顿饺子都嫌三嫌四的”。笔者想反驳她,可上网查阅了资料才发现,原来饥饿的记忆对于中国这个国家而言,一直记忆犹新。我国直到2006年才正式结束了联合国粮食捐赠的历史。整整26年时间,靠别人捐赠才能吃饱饭。

http://s3/mw690/001he8N1zy79INldr6W62&690

     天地“粮”心。粮食对于中国而言那就是天大的事儿,“民以食为天”。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杂交水稻,提升每亩产量。可看到了“舌尖上的浪费”,袁隆平院士伤心的说:“我参加过好多宴会,十几种二十种菜,蜻蜓点水吃一点点,其它全倒掉。我们辛辛苦苦钻研提高水稻产量,每亩提高5斤或10斤都很困难,提高之后又浪费了。建议政府出台法规政策,把浪费当成可耻的犯罪行为来限制。

http://s11/mw690/001he8N1zy79INnoDX4fa&690

    浪费粮食可耻,因为你们糟蹋的是劳动人民的血汗;“舌尖上的浪费”为我们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别忘记我们父辈们曾经挨饿的记忆,请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每一粒粮食。

 

野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