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冰城”四大怪

(2010-01-15 07:10:49)

 

   提起哈尔滨,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寒冷。其次就是冰雕,还有它的俄罗斯风格的建筑群。今天,我不想赘述它的人文景观,因为这些,只要搜索一下,几百几千条的新闻就忽拉拉出来了。我想说说,在这里生活碰到一些事儿。

 

   从北京到哈尔滨也近一年的时间。这一年时间里,目睹了哈尔滨的诸多变化,心里也始终有些垃圾情绪在围追堵截。

 

   都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那就先说说教育吧。这里的老师很有特点,那就是上课时间一律自习或复习,而真正的上课时间,却安排在校外辅导。您别觉得他们觉悟有多高,人家不会白辅导的。这个辅导费不知道比以前的学费高出多少。按说现在教师的待遇很不错了,但这也不能让他们满足,还得挖空心思想挣钱的门道。就这事,也有人试图往教育局捅。教育局的领导当然不能不管,这不,每次一要下来检查,先电话通知一声:同志们,我们要去检查了,看看你们有没有乱收费啊,课外辅导这类的违规操作。这感觉,是不是有点鬼子进村了,放倒消息树的意味?

 

   当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责任在我们家长。如果我们不是上赶着求人老师,人家是不会给你补习的。可是,如果你孩子的老师打电话告诉您,您家孩子学习跟不上,需要补习,你补是不补?您自个有能耐,在家辅导孩子,是吧?那好,孩子在学校就得换来老师的另眼相待,你忍心让孩子在学校做个透明人?我们这些家长,自己再委屈都行,哪怕挨几句骂也无所谓,可谁家的孩子要是受屈了,再胆小的家长也会跳起来反抗,不是吗?咱毕竟没有郑渊洁先生的勇气,把孩子接回家自己教育,所以,不想当墙头草都不行。

 

   再就是医疗体系。

 

   我们所属的这个区很有意思,那就是到医院看病能讲价。比如你去照个X光,医生就会问:报销不?如果你说是自费,人家就会问,如果不要票就80,要票120。你选哪个?要票的意思,也就是到收费处交费,不要票,自然是交给医生本人了。

 

   有一回我去医院看病,一个老太太提着裤腰急匆匆从手术室出来,后面跟着的医生脸色铁青。原来老太太的女儿嫌这的手术费贵,说这个小毛病在别的医院也就一二百块钱,怎么到这收三百?医生嘴里也骂骂咧咧的,啊,本来380的,都给你优惠80了,还嫌贵!您说说,这哪是正规的医院,这不菜市场嘛。

 

   还有就是在药店买药,特别是中草药。同样的品种,几家药店的价格差别很大,这也无所谓,或许人家的进货渠道不同呢。但是,同样的药,在同样的地点,去买的人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前段时间,我去给婆婆抓药,估计是我态度比较诚恳,那家药店的营业员给我的价格挺优惠,隔一周后,换了老公去抓药,价格立马提上去好几十。老公再三的解释,人家也不听,还信誓旦旦的:我们药价都是统一的。您说这叫什么事?

 

   其次就是公共服务方面。

 

   我们所在的区,基层干部,个个这叫一个牛。就拿小小的街道来说,在北京,街道就是方便群众办事的地方,去了那里个个笑脸相迎。到了这里,立马矮人一截。正常的盖个章,推三阻四的折腾你好几趟就是不给你办。有个朋友家亲戚要去当兵,需要到街道和派出所盖些章。结果去了几趟愣是没办成。有知情的就提醒,您得塞点钱,要不然谁给你盖啊。好,找到办事的人,一人给三百,二话不说,这章立马给盖了。

 

   还有一同志比较固执,认为正常手续能办的事,凭什么给你钱啊,所以执意不交。结果,派出所居然在个人档案里平白的加了一条:您有不良记录,你说,就凭这个,你还当得了兵吗?要讲理是吧?讲吧,谁怕谁?反正你是赶时间要当兵,人家着什么急,又没地震又没海啸的。不服气,干一场?打吧,这一打更好,你更是证据确凿,再想去当兵,别说门,连缝都没有了。该同志没办法,乖乖塞点钱了事。好,钱到手,什么都好说,所谓的不良记录什么的,又平白就消失了。明白什么叫官字两个口了吧?

 

   这里的警察也很厉害。前段时间开车出去,没小心和别人撞在了一起。常在路上走,哪能不撞车,是吧?撞就撞了,又没伤着人,打电话找交警开单子,然后找各自的保险公司报销就得了呗。被撞那位,也是个警察。我还心想,警察比一般人好说话吧。等交警来后,一听我这外地口音,再看对方是同一战壕里的哥们,立马态度不一样了。就像训自己孙子一样训我,这车怎么开的?然后告诉我,你们私了去。凭什么私了,不有保险公司吗?警察怎么着,这马路是你们家开的?你牛是吧,我打电话直接投诉。一听投诉,被撞那位不言声就回车里了。交警气焰也下来不少,但依然板着脸说要扣车。没办法,只得搬出老公的同学,那位在交警队任要职的同志,这下,交警立马歇菜,挤着笑脸直说,怎么不早说呀?早说,什么时候说?去年?结果,车也没扣,各自拿了单子找保险公司理赔、修车。

 

   现在清洁工也成了公务员。以前上网聊天,爱跟人开玩笑,人家问起工作,总说我在长安街扫大街呢,现在连这话也不敢说了,人家还是公务员呢,你算什么?按说清洁工很辛苦,当公务员也是情理之中的,奇怪的是,这里的清洁工只拿工资不干活。人家们工资都高,拿出三分之一请别人去扫,而自己再找份工作或是做别的。冬日的哈尔滨格外冷,那些清洁工辛苦自然不必再说。最可气的是,他们辛苦的背后,是有人在享受。我们这个区扫大街的,我观察了一下,都是些老头老太太,一个个脸上饱经风霜,您说,看着他们在雪地里的背影,会是什么心情?

 

   最后就是社会服务。

 

   这里有相当一部分营业窗口,态度很那个。比如买衣服,你试好了又不买,等着吧,服务员不把你骂个灵魂出窍不算完,东北人大多都随本山老师,嘴那叫一个能说,骂上半小时都不带重样的。当然,在大商场,这种现象会少一些。还有就是吃饭的那些地方,态度也非常好。如果你是初来乍到,我劝你还是谨慎些,不买的东西最好少问少摸,省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作为一个东北人的媳妇,我也很想宣扬一些它的好。可正因为是家里人,更希望它去掉身上这些污点,像这冬日里的冰雕,干净而透明。让更多的人爱上它,并且留下来建设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寂寞如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