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 倒 毛
(2012-11-10 12:24:59)
标签:
中国是非分明思维方式三分法中庸 |
分类: 情感与理智 |
拔 倒 毛
萧瑟秋风,呼啸阵阵,行道树梧叶飞黄,正是“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一早起来,保身价赶紧加衣,晓风吹残月,秋雨催立冬,寒意秋凉,更糟糕的是眼睛刺痒,如有异物入眼,浑身不得劲。
振作精神赶往医院,医生一看,便用镊子拔掉了一根眼睫毛,只用了二分钟,如此简单的一根倒毛,搅得我坐卧不宁,本以为自己够坚强,够稳定,没成想一根倒毛,弄得我六神无主,看来人是不能有病的,不管那儿有点小毛小病,都能搞得你七荤八素。然而生活就不是这样,不要说是倒毛、小毛小病,就是缺胳膊断腿,只要不死就得过,人生十有八九不得意,那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
生活就是这样,我就像是块无材补天的石头,普通而又平庸,虽然我热爱这个世界,更是喜欢行动的车辆,于是在十分投入到生活中,这个世界也不动声色地微笑着,命运坚决地婉拒了我的热情。我只好退去,最后是侧了身,别无选择,踏上了一条走体育的路。但走完这条路后,我发觉还很幸运,这生十分快乐,所以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有得必有失。我的一生受到父母影响很大,小时候父亲告诫我们,做人做事要“中庸”,母亲告诫我们,做人要老实、清清白白、是非分明,更要紧的是要积德行善。
父亲的话记住了,却没做到。母亲的话进到骨子里去了,也就因为“积德行善”这条,这辈子没出大难,虽然是个好人,却因为“是非分明”的二分法,让我成了容易走极端的人,容易接受极端思想,想当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十分起劲。现在退休宅在家里,反思自己的一生,发现当年没有把父亲的话理解。人群并非只是非黑即白,黑白也只是二端的二个5%,绝大部分都是在中间的灰色地带。生活也不是1+1=2,应该用“三分法”来解决,以前在分析事物、解决问题时,都会用“一分为二”,把事物分成对立的两部分,判断结论不是这个、就是那个。这种黑白分明的思维方式,往往使人的思维趋于僵硬、极端,而“三分法”是中国文化的产物,是一种辩证地,可以相互转化的“三个部分”的思维法则,是用“太极”的“合”的思维,承认事物的两面性中间有一个灰色地带,“二分法”推崇“二选一”的思维方式,只是一味地在“是与非”中寻找答案,那是机械、简单和草率的。而“三分法”则主张“二进一”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更加强调“合”的思想。两者虽各有其长,但相较而言,“三分法”的思路无疑更灵活、更多样、更有效果。
人体不适可以用“拔倒毛”来解决,而生活却不能用“拔倒毛”,应该让其存在,也就像现在的世界,允许各种文化的共存。现在看来“中庸”不倒,中国的“中”字,也是“三分法”的原理,不走极端的路子,中国人认为这“中”就是合理,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庸之道,也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做人也不难,最简单的是,什么事情都不要做绝、留有余地,还有一条要牢记的是“积德行善”,因为只有善心,才能点亮心灯,慧心,才能使心灯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