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 稿
(2011-11-27 11:35:52)
标签:
云南裸澡洗大澡肥皂杂谈 |
分类: 回首往事 |
投
前日在博友的聚会上,我听到七旬翁的告知,请大家踊跃给“九九关爱网”投稿,于是在初冬夜的灯下,随手翻开博客的旧页,一页页地翻阅,那些可笑的陈年往事的记录,如花笑靥从脑海里一一掠过,青葱岁月的纯真年代,又在脑海里浮现。本以为时间会是如浮尘般的慢慢累积,却不知它如白驹过隙般飞快走过。是啊!如东坡的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心头的震动犹如目睹飞鸟,人生聚散无常,有如鸿雁留于雪上的爪印,大有命运坎坷之慨叹。
为了投稿我翻开了博客,当打开第一页时,便把我笑的喷饭,题目是“洗大澡”,不仿重温:
70年代初,我分配到云南某区体委,管理游泳池工作,一天接到上级“地区”党办电话通知,“地区”里召开一市十三县开“三干会”,有一千多人下午来游泳池洗大澡(游泳),当时我忙着解释说;“我这儿是游泳池,不是洗澡堂。”回电中极不耐烦地说;“我知道,下午我带队来。”接着就把电话挂了。我问旁边人这是怎么回事。你们怎么能赤裸裸地在游泳池洗澡。”他们回答我说;“不脱光了怎么洗澡?”我说;“只是游泳池,要讲文明,不能脱光了衣服,更不能用肥皂洗澡。”他他们笑着告诉我,云南把游泳称作洗澡,游泳游得好叫洗澡洗得好。听这么一讲我就放心了,在露天游泳池游泳叫洗大澡。下午一千多人旅旅行行来游泳池洗大澡了,我一看这些干部最小的也是公社书记级,大多是县级干部,于是放心地回办公室了,游泳池只留下救护员了,不一会救护员跑了进来,急急忙忙讲;“不好了,他们在搽肥皂了。”我忙跑出去一看,在游泳池边男的赤条条的在打肥皂,诨身冒肥皂沫,有的跳进水里,冒肥皂泡沫飘在水上,正在搓龌龊,一些女干部到也无所谓,也没脱衣服,只是把脚伸在水里和别人聊天,我十分诧异地对那些人说,;“们说;“上头通知我们洗大澡,不搓肥皂怎个洗。”我也无可奈何,云南确实把游泳叫洗澡。他们在水溪边洗澡也是这个模样,大家习贯了。这也反映了70年代云南的文明。这事你越琢磨越可笑,一大群老汉子,全是本地区的“精英”,又有女的在旁边,竞敢光天化日之下,脱光了洗澡,确实是匪夷所思。
现在想起来也是不可思议,这些县太爷们,最小的也是公社书记,按说都是正儿八经的公务员,只听说有裸跑的,那是愤青干的事,这回在大厅广众下赤条条的裸澡,而且都是正宗的公务员。于是好多博友感到怀疑,认为这是瞎编。一次我的一个云南朋友来访,恰好是当时游泳池的救护员,目睹了此事,我和他说了此事,而别人不信时,他淡淡地说;“人的认知都有自己的局限,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就有着不同的行为,认知也不同,当地的老乡既不认为好笑,也不认为不道德,而且很正常。”而我大惊小怪觉得好笑,那是我用内地的文化思维,去衡量这件事情,因为不符合了现代文明的需求,就好像现代人去看唐吉可德战风车的行为,这也是文化的差异吧,所以我们要学会包容。
说到讲故事,我的体会是:一个馒头分一半给别人,那就一人一半,全给了别人,自己就没了,对物质就是这样,可精神却正好相反,一个故事给了别人,那就二个人有,再传递下去,就是多人享有,所以不要吝啬精神的给予,这也是老师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