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 市 风 韵

(2010-04-03 09:59:51)
标签:

背箩

黄鳝

粮票

老妇

青石板

云南

杂谈

分类: 民风与民俗

集 市 风 韵

40年前我踏着青石板的小路,走上了工作岗位,在彩云之南的古老小镇,寻找失落的往事,曾经的古战场,和现今淳朴的民风,都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最能体现当地的精神面貌,便是小镇的集贸市场。

人要生存就要吃,每天跑集市买菜是必修课,在集市上的菜,都是农民一大早刚从地里拔出来的,不但新鲜而且都是没有污染,绝对的绿色产品,70年代初,在集贸市场上,要卖的东西很少用秤,蔬菜是捆好了一把一把算,菌(蘑菇)是用篮子装好,或堆在地上一堆一堆。那时的农民也十分淳朴,买卖基本是不讨价还价,东西也十分便宜,一次我蹲在摊位边,要了一棵包心白(大白菜),有23公斤,我问;“几文1斤?”老乡说;“51棵。”我想5分钱买1棵(菜),合了11斤真便宜,我便买了。然而让我最不适应的是,度量衡的计算,在云南除了粮食是市斤,其他都是公制,一斤水果就是一公斤,一里路就是一公里,我常常给绕进去。农民也不用称,就按一堆、一把、一个……来算。

再看另一摊位,有位老妇人在卖鸡蛋的,鸡蛋是用草串成串,是把稻草搓成绳子,再贴着蛋壳把鸡蛋抱起来,每个都隔开,十个为一串,真应验了一句,云南第十八怪中的“鸡蛋用草串着卖”和花生蚕豆数着卖”,我问;“咋个买”老妇说;“5毛钱一串。”我心想5分一个还算便宜,便买了一串,谁知老妇又悄悄地说;“你又粮票吗?我昨天就没吃饭了,我饿还不打紧,孩子也饿着呢。”然后老妇把身后的背箩转过来,把盖在背箩上的斗笠拿开,里面居然有个孩子坐在着打瞌睡,原来这个背箩也与从不同,不但长而且在里面还可以坐个小孩子。我看见孩子在挨饿,便于心不忍,忙在兜里找粮票,因为我常常在街上吃早点,二两粮票8分,买一碗米线。总算翻着18两粮票,就给了老妇,老妇感激地说;“今天有吃的了。”然后又拿了一串鸡蛋给我说;“给你,拿着吧。”我说不要,推来推去也不祥子,于是我又拿了5毛给老妇说;“给孩子的。”谁知老妇拿了5毛后,又掏了3毛给我说;“有2毛就行了,我们娘两有二碗米线吃了。”这时我心里不知是什么感觉,只觉得酸酸地,那串鸡蛋重重地。我只知道买卖粮票是犯法的,可是粮票换鸡蛋算不算犯法?也不知道是谁赚了,只是感觉到当地农民的纯朴,是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好处,更能感受到他们的贫困。

还有一次,我在买菜时,忽然看到一农民的篮子里,有78条又长又粗的黄鳝,真是“三只蚊子一盘菜”少说也有2斤,我又问;“几文1斤?,老乡说;“3毛。”我真在犹豫,是3毛一斤呢,还是3毛一条,谁知老乡狠了狠心说;“算了这篮子就28吧,我好买1(公)斤盐巴。”我大惑不解地问;“咋个这么便宜?”老乡说;“这黄鳝在埂子里乱钻洞,影响稻田的蓄水,所以要抓了它,再说这玩意没人吃,也买不起价。”我才明白当时的云南人,还不会吃黄鳝,所以才这么便宜,但我还是给了他3毛。这也不由得让我想起了,现在的上海菜场,也有卖黄鳝的,除了价格昂贵外,还会吹嘘自己的黄鳝是野生的,那些稍微粗一点的黄鳝,更是不敢买,这些不仅是圈养,而且还喂食了化肥(激素),都是用肥田粉催的。谁要吃了,必定会二次污染。和云南朴实的老乡比,不只是价格的差异,更是诚信的差异。

走在这一条条的青石板路上,看那云南的山水,是那么地清灵、秀丽,你会知道那么多的世间悲欢离合,如果说青石板路是首诗、是首词,那么青石板路则是最厚重的唐诗、宋词了,走在上面时,就仿佛是走进了历史,让人有一种沉重的感觉,缠绕在一片静默的世界里,缠绕在那长满青苔的史事上,纪录着一段寂寞的岁月。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市 风 韵" TITLE="集 市 风 韵"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缅 怀
后一篇:世 博 前 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