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刘翔痛别鸟巢
(2008-08-19 15:57:27)
标签:
奥运体育跟腱炎鸟巢刘翔杂谈 |
分类: 理论与思考 |
理解——刘翔痛别鸟巢
自从女排败北美国,便有一种不祥的预兆笼罩心头,昨天上午早早打开电视,等待男子110米高栏的预赛,因为早就听说刘翔有伤在身,不知现在如何,心里总是忐忑不安。
当男子110米高栏预赛的第六组,刘翔走进赛场,第一次过栏试步点,刘翔的表情便显出了有些痛苦,我的心也紧缩了一下,当第二次过三个栏,动作完美,我的心少许塌实了些,可没想到回到起点时,便痛苦地摸自己的右踝,我想完了,是不是歪脚了,等到第一次枪响,有运动员抢跑,招回运动员时,刘翔一瘸一拐,我就知道没戏了,刘翔更加痛苦的表情,说明了他脚的伤让他难以负重,于是拿下了号码布,走下了跑道,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发生了,刘翔退出了奥运会,黯然告别鸟巢。
搞体育的都知道,运动员在比赛前没有压力,比赛是不会获得好成绩,而压力过大,也会压跨垮运动员的,这就是动机与效果的倒U字型理论,只有适当的压力,才有最好的效果。我们也知道现在的竞赛心理调整,不仅是目前运动心理学的问题,也反映了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文化、经济、科研水平。我的第一个想法,刘翔背负着太多的社会、经济、情感、伦理与价值的重量,刘翔背着13亿人跑,是不是心理负担太重了,女排背着13亿中国人打美国,技术走样,不能发挥,是最好的说明,本来打美国不是难事,应该说是十拿九稳,可却翻了船,可又一想,不对,刘翔是伤痛下来的,刘翔说过:“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我不会退赛”,我深信刘翔不是孬种,他经历过若干大赛,这次又不是第一次,他曾在赛场,用坚韧顽强的姿态告诉我们,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这次他虽然黯然离去,把悲伤留给自己。把愕然和惊悸、沮丧留给了我们,可静下心来,我们应该理解,刘翔不是神,他也是人。
当刘翔退出比赛,我想不仅是整个鸟巢的观众,会发出叹息,就在电视机面前看比赛的中国人,也都会深深地惋惜。但刘翔退出了奥运比赛,奥运的精神还在前进,中国的体育事业不会停止,我们国家的形象依然强大。只是通过这次事情,到可以让我们好好地从中找到梳理国民心态的契机,让我们的人民学会理性、开放、成熟的心态。想当年,朱建华在奥运会上拿了铜牌,有些民众跑到朱建华的父母家里,砸碎他们家的玻璃。我们不能在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里,那种固有的保守、傲慢、自以为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情感,应该远离以金牌论英雄的情结,我们现在是一个开放的崛起的大国,应该有一个大国的健康的国民心态,要有宽厚的包容的自信的心态,老祖宗早就说过的“有容乃大”情怀。我们应该清晰自己优厚的文化底蕴。
30年前我有一个队员叶XX,参加全国第四届全运会,在女子 400米决赛时,她说跟腱疼,在问她意见时,她说我咬牙拼,打了一针封闭,参加了决赛,拿到了第7名,但比赛结束后,走路也痛了,当时还表扬她轻伤不下火线。虽然也知道这是跟腱炎,可不知道有这么可怕顽固,说是炎症,但它不是细菌性的,它也红肿、疼痛,所以叫类炎症,这跟腱炎十分顽固,按照医生嘱咐,停止训练治疗,一治就是三年,三年后虽然不痛了,但医生结论,由于跟腱钙化,极容易断裂,不能作有强度的运动,便宣布了她的运动生涯死刑。虽然她平时也十分注意读书,后来考上了云南艺术学院,毕业后在体工队当了宣传干事,可她的运动生涯也结束了。事后也很后悔,如果当时能提前治疗,如果当时放弃比赛,如果......就不会结束她的运动生涯。可是在刘翔退出比赛的问题上,有人说;“可以接受失败,但不能接受不战而退。”也有的说;“就算慢慢跑完,甚至走完这段路,都会比直接宣布退赛要来的好得多!”。我们说伤病永远是职业运动员如影相随的恶魔,如果,刘翔仍然去拼,他可以在大家的眼泪和议论中,成为了英雄,但因此而废止了自己的运动生涯。这根本就不是体育精神,这是煽情。
刘翔的退出比赛,是理智的,是明智的举措,是为了以后的前进,我能理解——刘翔痛别鸟巢。